成分分析证明,这玩意在灵气复苏之前怎么看都是普通的小石子,完全不该拥有翡翠绿。

    不过灵气复苏嘛,这玩意发出什么颜色就挺无所谓了。

    木精髓大小如同兽丹,不过尾指指尖大小。绿幽幽的一堆木精髓堆在李俭面前,仿佛不要钱一般。

    哦,确实不要钱,区大会拿李俭当小白鼠用,李俭委托张博学与区大会对接,木精髓的确不限量供应。

    总潜能需求六千五到七千,一枚木精髓能转化五十点,面前这堆少说也超出百颗,要是现在手边有散功药,还有充足聚气丹,李俭能当场突破武修全部穴位,再散功冲上法修炼气顶峰,把穴位全突了,再一口气突破筑基。

    可惜,只记得委托张博学联系木精髓了,忘记让他安排散功药和聚气丹。

    不过这不重要。

    李俭随手将需要散功药和聚气丹的消息发给区大会,聚精会神,琢磨如何将木精髓中灵机融入体内,转化为潜能。

    修仙文明大概是走得太远了,这方面内容留的不多,或者说,不甚详细。

    这玩意就像是实验报告,写的人恨不得写的字越少越好,一番操作一笔带过,为自己节省时间精力。

    看的人则恨不得揪着作者的脖子,让他写的越详细越好,起码也得写到按照他的操作一步一步能做出相同效果。

    前者与后者所需的字数和书写繁琐程度,一天一地,大凡写过实验报告的,应该都对此有些感触。

    李俭看到的文献,关于转化承载物内灵机为潜能的内容,便像是实验报告中恨不得一笔带过的内容。

    处处都是“运转功法”“保持接触”“少量融入”“自行转化”之类的字眼,充斥着一种俺寻思之力。

    李俭都快幻视出绿皮修仙的味道了。

    ……

    苦思冥想之后,李俭回归初心。

    说人话:发现自己不是科研型选手,决定学习绿皮精神。

    不就是绿皮修仙嘛,咱就绿皮一次,按照修仙文明文献的俺寻思做法尝试转化潜能。

    木精髓拿在手中,手感似木似石,以神识视角观察,又内蕴灵机。

    但内蕴灵机没什么用,李俭没打算将其作为观赏物,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把里头的灵机顺顺利利地薅出来,不仅薅出来,还要顺顺利利地全部引入身体,再转化为“潜能”。

    凭借俺寻思之力,李俭紧握木精髓,运行水系功法。

    咱把有关转化潜能的词条同时进行,这样总能出点结果吧

    李俭:虽然根据俺寻思之力之外的东西,考虑到这玩意的属性偏土木,我应该找土系功法和木系功法来尝试引动。不过这年头哪有土系和木系啊,凑合着用吧。

    凑合俺寻思暗合绿皮之道。(大雾)

    不知道是李俭的步骤确实正确,还是李俭又开了挂。木精髓中的灵机确实为其所引动,并跃跃欲试地向木精髓与皮肤交界处进发。

    很有戏。

    事态正向好的方面发展,李俭趁热打铁,不敢怠慢,维持姿势运转功法,同时绷紧神经,时刻准备在木精髓出问题的时候应对突发情况。

    可是突发情况并未发生。

    被引动的灵机逼近界面,只是微微迟滞了一瞬,便迅速投入李俭怀抱。

    与先前融入体内总会带来些许热流的灵机不同,这些灵机进入体内,并未带来怎样的“增强感”或是热流,也没有其他莫名其妙的感觉。就像是卷入旋涡的泡沫,在旋涡的水浪中轻轻巧巧地被碾碎,不会对旋涡的水浪造成影响。

    李俭:我灵机呢

    依靠俺寻思之力,李俭寻思了一下,这玩意应该是在体内变成潜能了,主打一个“自行转化”。

    “不愧是修仙文明留下的功法,高级。”李俭不由得出言赞叹,即使身边其实一个人都没有,这样自言自语听起来会很尬。

    ……

    李俭发现,用木精髓转化潜能,好像无上限。

    理论上来说,他就算把法修武修都突破了,也就只需要七千潜能封顶,但他已经吸了快两百木精髓了——这花了他快十二个小时的时间。

章节目录

饱食终日,加点修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晋王孟伯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晋王孟伯仲并收藏饱食终日,加点修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