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来者何人?”

    丹阳都尉见太史慈色变,不禁问道。

    “没什么,一位故人罢了。”

    太史慈捏着拜帖,脸上阴晴不定。

    “你们先退下吧,等我见完来人,再议此事。”

    丹阳都尉看着那方拜帖,心里立刻起了疑心。

    但他不敢追问,只好道:“诺!”

    山越首领则没那么多心思,干脆了当地拱了拱手,边往外走。

    两人退出大堂,正好看到一个儒雅文士,在侍者的指引下走进了府中。

    文士经过两人身边的时候,还投来一个善意的眼神。

    山越首领注意力完全不在文士身上,仍自顾自往门外走。

    丹阳都尉心中却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

    应该是那位扬州都督派来招安的使者无疑了!

    看来,免动刀戈的办法,也不是没有。

    ……

    堂内,却又是另一番场景。

    儒雅文士一上堂,便看到了一个猿臂大将背对着他,正在擦拭着一柄明晃晃的长剑。

    儒雅文士面容一顿,但立刻又浮出笑容:“子义,别来无恙乎?”

    猿臂大将猛然转过身,怒视儒雅文士:“吕范,汝来此何干?”

    虽被人直呼其名,但吕范却仍保持着笑容:“神亭一战,与君久别,思念犹甚,特来拜访!”

    说着吕范便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太史慈也不是不识礼数的人,虽然冷哼了一声,但还是回道:“子衡请起罢!”

    吕范挺起身,这才有空好好打量起太史慈。

    其实他与太史慈素未谋面,只是互相听说过罢了。

    此时见到真人,立刻心生感慨。

    此人英眉美髯,猿臂蜂腰,端的是英武不凡!

    难怪孙策对他念念不忘!

    “子义居此,实在如宝玉蒙尘,黄钟毁弃啊!”

    吕范又打量了一下四周,原来这所谓的“丹阳郡府”,虫吃鼠咬,大有破败之相。

    不过正好,可以用它作开场白。

    太史慈却依旧不给他好面子。

    “我居此间,非为享乐,但求击贼耳!”

    吕范仍面不改色,心中却大为赞赏太史慈的口才与气节。

    “子衡就不必再兜圈子了!”

    “汝可是为那袁显能,作说客而来?”

    太史慈掂量了一下手中长剑,又不善地看向吕范。

    吕范终于楞了一下,旋即色变:“啊?”

    心中却道:我怎么就成了袁耀那厮的说客了?

    不过他反应过人,立刻明白了太史慈为什么会这么想了。

    在天下人眼中,孙策现在仍是袁术部将的身份。

    像孙贲、朱治这些孙坚的旧部,现在虽然和孙策走得很近,但从表面看,也可以看作是袁术势力内部的一个山头。

    就算是吕范这种从未被袁术任命,是孙策的私属幕僚之人,也会被人看作是袁术集团的一份子。

    就比如徐州牧陶谦,就曾把被孙策派去广陵接吴夫人的吕范,当作了袁术派来的斥候抓起来过。

    所以太史慈把吕范理解为袁耀派来的说客,就不足为奇了。

    “子义误会了,吾并非袁氏说客,而是以孙氏使者的身份,来与你相谈的!”

    吕范解释道。

    孙氏?

    哪门子孙氏?

    太史慈脑中第一反应是在想,哪方诸侯姓孙?

    没有啊!

    但很快,太史慈就想明白了。

    原来你吕范代表的是孙策那厮,但孙策是袁术袁耀父子的打手,你不还是袁氏父子派来的吗?

    “子衡,我已弃文从武,这些弯弯绕绕,我已经不喜欢了。”

    太史慈眼神变得冰冷,耐心也将耗尽。

    吕范有些无语,你这人怎么说不明白呢?

    “子义兄,我真的只代表富春孙氏,只代表吾主孙伯符一人!”

    “袁耀小儿,我不屑与之为伍!”

    听到吕范直呼袁耀名讳,甚至骂袁耀是“小儿”,太史慈当即一愣。

    这是怎么回事?

    “汝主孙伯符?”

    太史慈疑惑道:“如此说来,你只是孙氏的家臣,并非袁氏之臣?”

    “正是如此!”

    吕范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目前来说,我确是孙氏家臣,但未来……必是孙氏之臣!”

    太史慈终于听明白了。

    原来孙策那厮在密谋造袁家的反啊!

    最起码,孙策是想脱离袁术势力了!

    太史慈面容稍一放松,但转念他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汝还敢在此大放厥词!”

    唰的一声,太史慈手中的长剑,已经是架在了吕范的脖子上。

    “汝以为吾不知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仲氏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飞砂风中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砂风中转并收藏三国之仲氏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