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那个小子,又坐在门口发呆了,自打他爹去了之后,这孩子大变样了呢。”

    “爹没了,娘又病了,还拖着一个小的,谁家孩子遇到这事能不懵,也是可怜啊。”

    “这都十天了吧,还不去轧钢厂顶岗,陈家以后可咋整?”

    “啧,天降横祸,苦命的一家人呐。”

    南鼓锣巷95号四合院内,一群大妈聚在一起闲唠嗑。

    时而叹息,时而感叹。

    南鼓锣巷四合院是一间大杂院,分为前中后三个大院。

    陈家是中院的住户,有一间大房带间小耳房,家里四口人。

    陈甲田(父),袁秀芬(母),陈知行(儿),陈宁(女)。

    陈甲田在轧钢厂保卫科干保卫员,六级保卫员,月工资47.5块钱。

    袁秀芳在家操持家务,做一些零碎小事挣钱。

    轧钢厂生产效益好,福利待遇在四九城内,那是数一数二。

    两口子生活勤俭,但舍得为孩子的教育花钱。

    供出中专生陈知行,初中生陈宁。

    陈知行中专毕业后,陈甲田忙活着走一走关系,给自家小子安排一个好工作,直接上干部岗位。

    到时候一家四口两个正式工,日子美美的。

    大院众人心里羡慕不已。

    不曾想,天有不测风云。

    陈甲田在一次协助公安抓捕盗窃罪犯团伙的行动中,被穷凶极恶的歹徒连捅五刀,当场身亡。

    消息传来,陈家变天。

    袁秀芬强忍悲痛,料理完丈夫陈甲田的身后事,一病不起。

    在红星医院急救室住了五天,花销无数。

    袁秀芬回来院里那天,院里一群大妈看到袁秀芬神色枯槁,脸色苍白,纷纷摇头叹息。

    原本精气神充盈的一个人,短短几天变的人不人鬼不鬼,任谁看了都觉得揪心。

    陈家折损了顶梁柱,突逢巨变之下,要是陈知行能顶住,陈家或许还有起势的机会。

    可陈知行的表现......简直一言难尽。

    这小子在家照顾袁秀芬,还有妹妹陈宁,倒是有条不紊。

    其他时间,一概是拿一条小马凳,坐在门口看着天空。

    活脱脱一个大傻子。

    大家都暗暗感叹,陈家这回算是彻彻底底败了。

    即便还没走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眼瞅着家里男人不顶事,估计长远不了。

    大院大妈又议论了一阵,话题转到家里孩儿婚嫁的事上。

    她们口中的陈家小子陈知行,此刻坐在中院陈家门口,目光飘忽的看着天空。

    一副丢了魂的模样。

    ‘第十天了,系统终于加载到99%,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应该能开启。’

    ‘这操蛋的生活啊。’

    陈知行心中喃喃自语,脸上浮现一丝无奈和苦涩。

    天见可怜,他通宵刷完了一部叫做禽满四合院的剧,吐槽了剧中几个人物,迷迷糊糊睡着了。

    再睁开眼,就到了眼前的四合院世界。

    时间还是1965年七月。

    距离大浪狂潮还有半年时间。

    陈知行刚刚接受完原身的记忆,轧钢厂传来噩耗,自己亲爹陈甲田没了。

    他和母亲,妹妹一起,忙活着把陈甲田的身后事料理完,自己的娘袁秀芬又病倒了。

    家里还有陈宁这个情绪崩溃的小妹。

    陈知行来不及思考太多,一边往医院里头砸钱,签字,陪护。

    一边照顾家里的小妹陈宁,宽慰这个十多岁的小丫头。

    三天前,袁秀芬身体症状缓和下来,得知自己在医院急救室住了五天,袁秀芬找医生要了住院的账单。

    然后强行要求出院。

    陈知行在家里给妹妹做饭呢,收到医院的消息,火急火燎赶去医院。

    怎么也劝不动袁秀芬。

    袁秀芬就一句话,你爹没了,娘不能拖累你们兄妹俩。

    回到院里之后,陈知行不用医院家里两边跑,空闲时间多了起来。

    终于能想想自己这段操蛋的经历。

    禽满四合院这部剧,是陈知行在闲着无聊刷逼乎的时候看到的,说里头人物个个温良恭俭,虽然六十年代生活苦,但院里人团结友爱,共渡难关,特别治愈,看头十足,有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陈知行闲着也是闲着,便点开看看。

    这一看,根本停不下来。

    越看越憋屈。

    憋屈的让人没法关掉,非得看下去,看看这帮人到底能整出个什么花样。

    直到看到最后的大圆满结局,陈知行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先问候一番那些反向推剧账号的祖宗十八代。

    陈知行只想给他们,送上职业法师刘海柱骂人gif表情包。

    然后陈知行把剧里的主要人物狠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四合院:来到1965,我要顶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崇山峻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崇山峻岭并收藏四合院:来到1965,我要顶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