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江家在井楼胡同里头。

    陈知行跟随陈甲田去过几回,居住环境一言难尽。

    白天的时候,胡同平房里头热烘烘的。

    天上挂着一个小太阳,屋里头顶像是有个小太阳。

    上厕所得出门,去公共厕所。

    距离厕所近,那臭烘烘的。

    离厕所远,得走一段道。

    夏天还好,冬天地滑又冷,老遭罪了。

    再一个,胡同里头排水不大好。

    下一场雨,地面全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水坑。

    一到晚上,胡同里头那是乌漆嘛黑,说句伸手不见五指,完全没问题。

    四合院和小胡同平房相比,等于是后世的电梯房和楼梯房。

    陈知行骑着车,来到潘三江家门口。

    还没停好车呢,正巧潘三江手里拿着一根烟出门。

    “潘叔。”

    陈知行下车,喊了一声。

    “呦,知行来了啊。”

    潘三江应了一声,看到陈知行推着的新自行车,眼睛亮起:“你小子,买自行车了?”

    “刚买。”

    “这不来感谢潘叔了嘛。”

    陈知行嘿嘿一笑,取下背包。

    “进来坐,喝口茶。”

    潘三江明白陈知行话里的意思,呵呵一笑,把烟夹在耳朵上。

    潘家拢共三十平,住着五口人。

    潘叔,潘三江媳妇,还有潘家两儿子一闺女。

    家里放下两张床,一个柜,还有一个灶台,一张餐桌,几张凳子。

    基本没啥多余的空间。

    这年代居住环境基本上都这样。

    一家人蜗居在三十平的屋子里。

    陈知行家里的居住条件,放在四九城那都是上等水平。

    “刘姨。”

    陈知行进入潘家,喊了一声屋里的女主人。

    顺手把背包放在桌上。

    “你这孩子,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

    潘三江媳妇故作不喜。

    眉目间的笑意却出卖了她真实的想法。

    “潘叔帮了我大忙,我妈说必须得送礼过来,要不然没有诚意。”

    陈知行淡笑。

    还是那句话,礼多人不怪。

    收礼的人不可能嫌弃礼多,白得的玩意,谁不喜欢。

    潘三江媳妇笑了笑,没有多说啥。

    陈知行和潘三江儿子潘占福聊了起来。

    他和潘占福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不同班级。

    因为陈家潘家是世家的关系,两人关系很好。

    见面自然聊起分配工作的事。

    得知潘占福分配到了纺织厂工作,陈知行表示祝贺。

    “知行,你分配到哪里了?”

    潘占福好奇道。

    “我......”

    陈知行正要说。

    “呀,知行啊,你怎么还送这么贵重的礼物。”

    潘三江媳妇清点背包,翻出两瓶酒,还有两包中华,惊诧的喊了一声。

    “跟潘叔对我家的帮助比起来,一点都不贵重。”

    陈知行接过话。

    “嗨,你小子还真给我送大礼了。”

    潘三江抓起桌上的中华,在手里拨弄了几下,又拍在桌上:“烟酒你拿回去,零嘴留下给两个小的解解馋。”

    “我一个长辈,能收你小辈的厚礼吗?你爹知道了,他得唾我脸上。”

    “潘叔,我爹要是知道了,他肯定说我送的少,没诚意。”

    陈知行打趣道:“这烟送你正合适,送给别人我还舍不得呢,你要让我拿回去,我妈得收拾我了。”

    “得,那我收了就是。”

    潘三江点点头,拆开中华,冲着陈知行招招手:“走,咱俩上外面唠会。”

    “占福你也一起,你俩既是朋友,又是同学,以后要多交流,互相帮扶。”

    陈知行和潘占福一同出门。

    潘三江递给陈知行一支中华。

    陈知行接过,很熟练的叼在嘴上,摸出火柴给潘占福点烟。

    “瞅着点,以后和领导在一起,眼里要有活。”

    潘三江点燃烟,教导自己大儿子:“这方面知行做的比你好,你得跟他学习。”

    “潘叔,占福也自己的优点,他比我能吃苦多了。”

    陈知行笑笑,用剩下的火柴给自己点燃烟。

    “你俩都不错,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潘占福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感叹道:“中华真他妈顺口。”

    “爸,以后我赚钱了,给你买中华。”

    潘占福抿了抿嘴。

    潘三江嘿嘿一笑,看向陈知行:“说说,多少钱把岗位转让出去了?”

    “一千块钱,外加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票各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四合院:来到1965,我要顶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崇山峻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崇山峻岭并收藏四合院:来到1965,我要顶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