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的毛斗篷,猩红的缎面,边缘一圈白色绒毛,刘氏这回下血本了,给两个儿媳和老闺女做了斗篷和围脖。

    无须上手,不止周半夏,马珊也一看围脖,便可知公公婆婆连压箱底的三张狐狸皮毛都掏出来用了。

    马珊记得原本有五张细柔丰厚,色泽美观的狐狸皮,给周半夏下聘前一晚她和婆婆还计划备上四张。

    后来担心聘礼拉到周家瞒不过老爷子他们,就只备了两张放箱底。如今想起来,真真委屈三丫了。

    之前外面传亲家叔要二十两彩礼,其实哪有狮子大开口,光嫁妆田当时说是两亩不就六亩了。

    差一点,这么好的弟妹跑了。

    周半夏没有半点客气,喜洋洋地披上斗篷,围上围脖,乐滋滋地收下了公公婆婆一份爱心去院子转了转。

    真暖和~

    她如今斗篷披风是真不缺了,因新婚,单单大红颜色的就有五件,可这件不一样,是“婆婆”牌子的。

    马珊同样的没客气,戴上围脖,穿着同样颜色,不同绣样的斗篷,先回东厢房,再出来,双手已经拎着两个大包袱。

    周半夏吓倒。

    “不重,就是瞅着大。”

    马珊知道自从自己有喜了,弟妹比婆婆还操心,在吃的方面盯着不放不说,自己要走快点都好紧张的。

    就像娘说的,原本还担心找个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大丫鬟不好对付,没想到公公婆婆眼力还是错不了。

    她这当大嫂的是真有福气,不是她当大嫂的做得有多好,是三丫这个当弟妹处处以她为先,事事让着她。

    她懂的,不用家里人说,朝夕相处,岂能看不出三丫也是个护短的性子。这不,她给亲家叔婶也备了礼。

    “给我爹娘的?”周半夏有些不会了,怎么想到给她爹娘也准备了过年新衣,“我都没给大爷大娘准备。”

    靴子不是?

    “我银子多不行啊。”马珊嗔怪的瞪了她一眼,“不是多好料子,是我这当侄女的给我三叔三婶的心意。”

    哦,也是,两个爹和马大爷结拜成兄弟了,差点忘了还有这一层关系,周半夏恍然大悟。

    她就说嘛,不光府城,就是清河村,她也没听说过谁家大嫂还有给弟妹爹娘准备过年新衣的风俗。

    别说,这当大侄女的还挺称职的,不光给三叔三婶准备了,给二叔二婶也准备了同一色系的新衣。

    刘氏笑倒。

    这两个宝贝儿媳,干出来的事情常超出她想象。不过此事在家说说就算了,可别跟大丫提起。

    大丫那孩子要是听说了,三丫即使以大丫名义备了礼,凭大丫那孩子爱面子的性子也不会装聋作哑。

    要真和虎妞一样备上三份礼可不少花费,就三丫小两口还没分家,手上能有几个贴己,委实没必要。

    “等我一下,我和你一起去。”顾二柱眼见刘氏说走就走,连忙放好

    西厢房。

    大晚上的死冷,不急于一时送东西回娘家,周半夏便将包袱放到内室,找起给结拜三兄弟的礼物。

    顾文轩也按学习计划,白天练字背书写文章,天黑写文章背书练字的,要准备回书房写《春秋》义一篇。

    科考第一场着重四书五经义,为了取巧,自然是多做四书五经义的练习,就像后世考前专项练习一样。

    他也不例外的。

    除了周秀才布置的每日早晚练字一时辰,《四书》义一篇,《春秋》义一篇,论、策选一篇。

    给自己订了这三天时间内完成《四书》义六篇,《春秋》义六篇,论、策各两篇,算是翻倍了。

    好在钱夫人所赠的一箱书里的注解心得范文时文集,已在小年前两天背完了,熟读了。

    接下来只需将高府前后两次所赠的,以及张大壮找人抄的那箱,抛开其中重复的学习资料,赶在正月初六之前完成读读背背,难度不高。

    等开学了,再好好梳理一下,县试应该问题不大,可以进入总复习阶段了,备战四月府试,目标六月院试。

    周半夏倒是不奇怪顾文轩又进入不疯狂不成魔,不疯魔不成活的学习状态。

    同样的起步线,他能比她先一步大学未毕业就被学长挖走,还凭技术拿到原始股,除了天赋,成功的背后就隐藏着无数个通宵达旦的日夜拼搏。

    只是,如今有空间了,周半夏老生长谈,“短期内有高老夫人在,又不急着等米下锅,没必要这么拼的。”

    顾文轩失笑摇头。

    这算什么拼。

    每晚起码保持六个休息时间,作息饮食正常,每月还休沐两日逛逛街扯扯淡的,日子不要太悠闲。

    正好院试三年两次,明年便有院试。

    要是明年拿到院试资格证被刷下来,还可以知哪些不足,先积攒经验,备战第二次院试。

    听顾文轩又拿此借口忽悠她,周半夏好笑点头,挥手示意他可以去书房。

    她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烧豆腐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烧豆腐干并收藏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