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五弟虽不和我亲近,但论起利害关系来,我与五弟间最不可能产生任何矛盾冲突,皇室里的阋墙之争,已经有不少人卷涉其中,五弟本无意于争位,他不应为太子猜忌。至于王五娘,她的初衷是好的,因此父皇对她也很是认可,可王五娘在宫中的处境本就是四面遇敌,多少人都瞅着时机要算计她,我答应过端止,要护王五娘安全,但我立时就要出征了。”

    “我也喜欢那孩子。”简嫔也能体察儿子的心思,点点头:“你就莫分心了,我会护着她的,且我寻思着陛下的心思,哪怕不会让这起事案造成储君的闪失,可也必然明白王良人的本意是要阻止宫中那恶鬼的恶行,陛下当不至于怪罪王良人。”

    “因此,阿母可知事案的进展?”

    “我不是太清楚,但我若是询问王良人,她当不至于对我有所隐瞒。”简嫔很有信心。

    “哦?”

    “哦什么哦,我什么时候乱打过保票,没有成算的事我会信口雌黄么?王良人心眼多归多,看得出不是轻信莽撞的人,可我在旁看着,那彭良人有失谨慎,因她出身低,并无什么价值,但凡有点心机的选女都不会跟她来往,王良人却是真心实意待她的,因此那孩子啊,不失心性率真,也有识人的能力,她定然能看出我对她只有善意。

    她如今还在内训署受教呢,我和她多有接触,我确信别看她跟五郎要好,但对乔嫔却是心存提防的,反是更乐意与我亲近。”

    简嫔既是答应了儿子,自然不会失信,她还知道一些事。

    比如那天皇帝在乾阳殿召见了瀛姝,瀛姝人还没走,张良人就赶紧往乾阳殿去了,张良人因何听闻了风声?简嫔不知谢夫人心里有谱没谱,她反正是认定了跟乔嫔有关,但乔嫔必然也不会亲自去唆使张良人。

    可笑的是张良人,她还是个选女,哪有资格去乾阳殿扰驾?自然是白走了一趟,但未久,瀛姝也从乾阳殿出来了。

    简嫔这日里往昭阳殿去,瞧见谢夫人正唉声叹气,一脸郁郁不乐的神情,简嫔委婉的一套话,谢夫人倒也不瞒她因何发愁。

    “我既让帝休这孩子进了宫,当然是盼着她能早早承宠的,前日陛下召她去乾阳殿,我心里就存下了期待,哪知等她一回来,却说陛下只是询问案情,我打问了又打问,帝休竟说陛下视她仍如自家的晚辈,这……我也清楚这事不能急,陛下既是让她以选女的身份入了宫,哪能一直还摆着亲长的架子,帝休这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只是尽管及笄了,却半分不懂得男女间的情愫,她一派天真稚气,时常提起陛下来,还会以‘阿伯’称谓,她既如此,这让陛下怎能将她看作后宫选御呢?”

    关于已经打算夺储的事,谢夫人自然不会对简嫔言明,简嫔也知机的避开这件机要,笑道:“女儿家也不是当一及笄但立即会动情愫,有的女儿家开悟得早,有的却开悟得晚,妾本家的两个侄女儿,眼看也要及笄了,莫看她们早早的往夫人家的十郎车里丢过香囊,看似开悟了,前些日子入宫,我一问她们可有了意中人,她们异口同声说没有,我问她们不是往十郎车里丢过香囊么,她们说是替我那孽障丢的。”

    简嫔口中的“孽障”,谢夫人心中明了,也笑了:“流晶是说心悦青儿,但我瞅着她也并没开悟呢,就是觉得青儿风仪佳,但又没有机缘亲近,因此才心生仰慕,她来我的昭阳殿,打听的都是青儿,但从不问我青儿有无意中人,只问青儿爱读什么书,仰慕哪些辞人,日后是要入仕呢,还是避于林泉做个隐士,我瞅她那意思,大是希望青儿做个隐士,你想想,流晶要真着嫁给青儿,可有哪个附马能做隐士的?”

    两个人笑了一番,谢夫人又长叹息了:“阿陆就帝休这独女,我知道要不是因为选妃令,她定是倾向招赘的,因此便也不担心帝休开悟不开悟,偏是我,无儿无女的,也不知要如何教女儿家开悟,且我多少还是自责的,因我的私念,帝休成了选女,她的确和陛下是隔着辈分的,便是开悟,当也是对青年儿郎动心,这才是人之常情。”

    “我看王良人虽没开悟,但是懂得道理的,既然已经应选,又哪能不知本分二字呢?夫人还当多些耐心。我今日来,正是因为宫中的命案,想着打听下王良人是否有了进展,说来这起命案连内刑司都束手无策,反而我瞅着王良人倒像有了眉目样子,她一个女娘,若真能查实案情,真真让人刮目相看,我也期待着这件事案能早水落石出。”

    “那阿简你可得等等了,帝休现还在廷尉署呢,不到日落时分她是不会回来的。”

    谢夫人竟忽又觉得骄傲:“慢说咱们了,哪怕是皇后,也无权去廷尉署调阅案簿,整个内廷的女子,也唯有帝休享此特权,陛下对她有多赏识,又岂是何氏、张氏之流比得?”

    这倒是实话,简嫔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

    谢夫人紧跟着又问:“那个郑氏,她如何了?”

章节目录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刹时红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刹时红瘦并收藏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