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吞地“浪费”了一餐朝食,坐着马车往皇宫里赶。

    八大门阀的宗长,仪比亲王,他们的车舆是直接能进入宫城的,也就是不能在内廷横冲直闯罢了。

    大豫帝王以赤袍为尊,且今日在乾阳殿,皇帝陛下居然带上了仅次于冕疏的通天冠,贺遨也觉得今天的“内朝”非比寻常了。

    “在座的有明白人,也有糊涂人,朕就不说太琐碎事了,今日召集诸位在场,既关系家事,更关系国事,朕即位以来,有许多事案都含糊遮掩了,理由嘛,也不必在这时多说了,于是今日,朕先要和廷尉卿道声过错了。”

    顾耿:……

    “顾卿执廷尉署,以公正为先,顾卿断案绝不会让无辜获罪,据此一点,朕甚至都大觉惭愧,今日要审的这件事案,关系我司空皇族的家丑,我大豫的储君竟然也深涉其中,顾卿,这件事案朕有为难之处,不敢公之天下,不过始末内情,关系社稷!因此才请顾卿来,听一听始末和详细,也仍望顾卿来体谅朕之难处,给予无私之谏。”

    皇帝陛下说完,看向瀛姝:“中女史执笔记录,存于宗务密档,第一件事,朕由今日始,设置宗正署,首任宗正卿非我皇族长辈,而为武陵公兼领,我司空皇族之宗务,诸妇诸子之罪罚,朕在位一日,武陵公皆有决谏之权!”

    瀛姝都不由觉得震惊了。

    宗正署,掌管的是皇帝亲族抑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宗正卿为九卿之一,自来是由皇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有史以来还没有把宗正卿授予外生的特例——武陵公其实就是江东顾的宗长顾琛,蓬莱君的父亲,顾耿的伯父,也是白川君的族伯——总而归之,顾琛既不是皇帝亲族,甚至和外戚勋贵不都不沾边,可现在皇帝陛下竟然把宗室大权交给了外臣???

    这说明什么?

    如果顾琛坚持要废储,皇帝陛下也不能固执己见!!!

    皇后就先不坐不住了:“陛下……”

    “宣焦壮入见!”皇帝陛下干脆利落打断了皇后的话:“今日不符内朝的仪制,不过等如内朝,皇后,朕让你说话的时候你才能说,那时你可千万不要沉默,也不要……让我们听一席话,如一席话。”

    瀛姝:……

    她悄悄看一眼南次,南次正好在斜对面,现也正看着她,微微的,眼睛里露出笑意。

    瀛姝还是凝视着砚台里的墨汁,她没有去听焦壮什么,她想的是司空北辰现在这样的心情,自卑者的底色往往是高傲,这其实是很多人都兼具的两种性情,他们在矛盾间隙里拼命挣扎,因此才会觉得呼吸困难,司空北辰就是这么个自卑的人。

    他觉得他受到了践踏凌辱,可是他根本看不见那些真正受到命运鞭笞的人,他之所以觉得屈辱,是因为他有一国储君的底色,在他看来,储君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但他却一直在储位上摇摇欲坠。

    因此他难堪,痛苦,心中满布抱怨,司空北辰不可笑。

    可笑的是她居然曾经对他心生同情。

    这和私人无怨无关,是她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把司空北辰当真视为弱者,她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凭什么就因为你是储君,你就应该无忧无虑,凭什么你就能够理所当然的成为他人的主宰,你到底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啊?出生时,锦衣玉食,登基时,顺顺利利,就因为有那么两个出身比你的好兄弟,你就觉得惨绝人寰了,就觉得悲不自胜了,司空北辰你想没想过,你如果不是投胎投得好,恐怕在秦淮里做个杂伎,都难以保证温饱。

    瀛姝忽然很委屈。

    就是这么人,害死了她的父亲,她的女儿,就是这么一个可笑的人。

    突然间,瀛姝听得一声喊冤。

    “父皇,父皇明鉴啊,这个焦壮必然是受了奸人唆使……”

    “毕宿君,据臣查证,姚长守名下的田宅,的确曾经归属江东贺。”顾耿说道。

    二皇子直接僵硬了。

    “陛下不可信顾耿之言!”贺夫人急得一跃而起。

    “包括皇后在内,你们不是听审,就是受审,朕今日你是要让你们明白,皇后也好,妃嫔也罢,包括储君、皇子,谁都不能再挑衅礼律!”皇帝看向贺遨:“贺尚书,贺妃如果实在不受教束,朕也只好予其一封和离书,送她大归了。”

    贺遨方才觉得事情闹大了,把顾耿恨得咬牙切齿不说,一时间居然还有些埋怨一直劝他稍安勿躁的孙女贺朝夕,正不如何是好时,谁知又听顾耿说:“虽然贺郡公的确和姚长守有交往,不过这并不能证实姚长守是为贺郡公加害,臣已问得焦壮口供,焦半之所以出逃,实际是听信了江东贺的另一仆从的建议,虽然,建议得并不明显,可是当臣意图逮拿那个嫌犯时,才知道那嫌犯竟然自尽了。”

    这又是一条人命。

    “此人断然不是被二殿下抑或贺郡公灭口,因为他不过是告知焦壮如何去办得伪造过所而已,可这伪过所,却必然会被一眼识破,说到底,臣就算去江东贺逮人,贺郡公也情愿将人犯交给廷尉署,只要这人矢口不认,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刹时红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刹时红瘦并收藏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