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马堤以北一里处,无数夫子役徒正在挥洒汗水,来回夯实地基。

    韦辅粗粗数了数,上万人总是有的。

    这么大的数量,多半是从下游的那座浮桥上过来的。

    这应该就是河阳北城了。

    北城之外,营寨一个连着一个。单个都不大,顶多驻军两三千,但联起来就很大了,起码有两万大军。

    营中旗帜高高飘扬,军士们席地而坐,默默等待着命令。

    营寨外围,有個人数不下三千的步兵方阵正缓缓向前蠕动着。

    千余骑兵分列两侧,游弋不定。

    在他们对面,匈奴骑兵正在野地里绕来绕去。

    看他们那样子,既担心被晋军骑兵抓住,一顿猛冲猛打,故维持着距离,又担心进入步兵弓弩的射程,于是不断游走,试图寻找步兵方阵的弱点,将其一击打垮。

    韦辅看着都替他们心累。

    不能打就赶紧撤,对大家都好。

    陈公这是在练兵呢,若他不愿搭理你们,固守营寨,光靠骑兵可能夺回北岸?

    简直不知所谓。

    前方出现了一支巡逻骑军,交涉一番后,将韦辅引进了中军大营之中。

    “参见陈公。”韦辅在这里居然看到了程元谭,难道与自己前后脚出发,然后走北桥过来的?

    程元谭向他点头致意,然后继续与陈公交谈:“陈公说的那块地,公主已遣人去查看了,在慎阳县东、汝水之西,此为汝南王封地之一。公主已书信一封,将此地要了过来。”

    “哦?汝南王竟然这么好说话?”邵勋奇道。

    “明公说笑了,公主乃汝南王从姐,说以利害,不难也。况汝南王居于江夏,久不视汝南,这些地拿着亦无用。”程元谭说道。

    汝南王司马祐,早年投靠司马越,甚得信任。

    长安那会,曾作为监军。在邵勋屠戮鲜卑之后,立刻奔回去报告。

    他是少数没被司马越剥夺自由、羁押在身边的宗王之一,之前一直住在汝南,后以“寇贼充斥”为由,先去了江夏封地,又投靠司马睿——汝南王司马祐不仅在汝南有封地,在江夏亦有,前后食封二万五千户,非常惊人。

    “慎阳县如何?”邵勋又问道。

    “县西尚可,有后汉永平年间汝南太守鲍昱所开之石塘坡,初可灌田数百顷,今则千余顷,民皆赖之。县东有些荒芜,烟村寥落,百姓稀少。李洪贼众掠过之后,更无独耕之百姓,唯余堡壁耳。”程元谭说道。

    “那块地既是公主拿下的,就归她吧。”邵勋说道:“当初我也是随口一提,公主便记下了,呵呵,听闻那片水草丰美,公主看着收拾便行,无需再报予我知。”

    “是。”程元谭低声应是,又道:“汝南多广野大泽,得豢马畜,然近年来国势不振,其地已少马,尤缺公马。公主遣家臣收得牝马百匹、驴骡千数,又自家兵中拣选骁勇善战之辈,至汝南募兵,得五百人,乘骡教战,以备不时之需。”

    邵勋一听惊了。

    襄城公主前两年一次性献了五千户百姓给他,以为已把她的家底掏空了,没想到啊。

    他踌躇沉吟许久,最终抹不开面皮。

    如今这个天下,已经没有正经税收体系了。

    天子靠江东、徐州、荆州接济,邵勋则伸手问世家要钱。

    但要钱的次数多了,他总觉得不太好意思,若是能……

    罢了,男人不能在女人面前丢面子。

    他已庄严宣告:吃软饭的时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老子现在腰杆硬得很,继续薅天子和世家羊毛。

    汝南就是蔡州,邵勋也不知道这地方怎么有如此悠久的养驴历史的,但却很少养马。即便有,公马也被弄上战场打仗了,只剩母马,于是就产生了不少骡子。

    当然,那都是老黄历了。

    八王之乱搜刮了一遍遍,司马祐又搜罗马匹驴骡送给阿越,流民帅李洪再大掠,南阳的关西流民还他妈来抢过不止一次,如今连驴骡都少了。

    一切都要慢慢恢复。

    “公主府家兵未曾上阵见过血。”邵勋说道:“下月我选一批门生去慎阳,带着新兵练练。”

    “诺。”程元谭应下了。

    说是操练新兵,实则掌控军权。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若无陈公庇护,公主怕是连家将、家兵都驱使不太动。

    汝南的那批乘骡教战的新兵,名义上是公主的部曲,实际上则是陈公的兵,他们自己应该也清楚效忠的是谁。

    世道这么乱,效忠一个女人,你跟我开玩笑?

    “还需什么,尽快说来,钱帛、粮草、器械?”邵勋问道。

    “发给些器械、粮草即可。”程元谭回道。

    “不要钱?”邵勋又问道。

    “公主办了家驴行,遣人贩运至陈留、南阳,所获颇丰……”

    妈的,好会做生意,邵勋感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晋末长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晋末长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