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侍卫林尘甲,武德兼备,特此擢升五城兵马司都统!”

    “特调太子府女史上官婉儿为本次赈灾钦差,总领赈灾事务,五城兵马司、京城大小府衙全权配合!”

    在当天朝会,众多朝内大臣听见了一个陌生名字。

    至于上官婉儿,这些大臣倒是知道。

    乃是李曌潜邸女史,从小陪新皇长大的体己人。

    这种亲信等新皇登基后,得到重用并不奇怪。

    只是让不少儒家大臣诟病的是,这上官婉儿不过一介女流之辈,怎能处置朝中事务?

    如今朱熹理学在读书人当中大行其道。

    在这些读书人看来,女子应当遵循三从四德,在家相夫教子。

    然而。

    不少抱着这样念头的大臣,都在这位上官女史手中吃过亏。

    几次交手下来,上官婉儿才名已经传开,无人敢小觑。

    “兄长,这林尘甲是何人?”

    朝会结束,那一前一后的两位魁伟将军往宫外走去。

    “慎言,陛下自有决议。”

    那领头的将军目光微凝,眼神示意自家弟弟不要妄言圣意。

    然而后者虽说点着头,但眼中多是不以为然。

    仿佛自家兄长口中的皇帝,不值得敬畏一般。

    好在对方不是傻子,知道得收敛一些,当即板起脸来。

    因为眼前来了个圆头宽额,肥肚矮胖的文官上前打招呼。

    “哈哈哈,赵尚书。”

    那来者笑呵呵的拱手行礼。

    “和大人。”

    被叫做赵尚书的武将也一脸笑容的打着招呼,仿佛二人关系极佳。

    唯独这赵尚书身后的亲弟弟,看向和大人眼中带着一丝敌意。

    “赵尚书,陛下有旨,让我等大臣都捐赈灾银,不知赵尚书打算出多少?”

    和大人倒也没有遮掩来意,开门见山。

    唯独那双眯眯眼中闪着奸诈之色。

    “某备受皇恩,自然要响应陛下的号召,捐赈灾银了。”赵尚书打了个马虎眼,一脸忠君为国的样子。

    可他心中早已腹诽眼前这户部尚书和珅当真是个老狐狸。

    谁人不知道和大人家财万贯,连新皇都有意让和珅多出一些赈灾银。

    和珅见赵匡胤不上当,没在接话,只是笑眯眯的望着兄弟二人离开的背影,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等离宫后,赵匡胤那平和冷静的眼中才闪过一抹冷色。

    “这张茂兴当真是个废物!”

    赵光义见兄长发火,不敢附和,显得有些战战兢兢。

    “那新皇手段当真不简单,借着剿匪不利的名头,竟然夺了五城兵马司的兵权。”赵匡胤想到这里,都不禁有些头疼。

    他虽说贵为兵部尚书,名义上可以统制李唐天下军队。

    但实际上若没有虎符和皇帝诏令,这些军队赵匡胤都调动不动。

    特别是京城最为要紧的十几万大军,赵匡胤都得按个往每营安插自己人,一点点掌权。

    其中五城兵马司作为看守京城城门的关键部门,重要性可想而知。

    加上五城兵马司还能在名义上编练五千兵丁。

    从最近种种迹象看来,那王子腾巡视九边,还有今天调太子府侍卫任职都统。

    那位新皇显然不是很安分,想要收拢军权。

    自然。

    首当其冲的便是赵匡胤这个兵部尚书。

    原本五城兵马司的都统张茂兴是武勋后人,赵匡胤为了向武勋示好,方才给了对方这么个肥缺。

    然而这张茂兴当真是个废物!

    原本足额五千兵丁的五城兵马司,临近剿匪还得临时招募民夫补足缺额!

    这种人,他不死谁死?!

    “兄长,那劳什子林尘甲,我安排人干掉他?”

    赵匡胤闻言,当即伸手制止,脸上表情也归于平静:“这是新皇的手段,你我掺和进去更给了他借口打压。”

    “至于那林尘甲,不过一个太子府侍从而已,难不成能摆平无忧洞么?”

    再有,后续赈灾,这五城兵马司也得出大力气。

    赵匡胤不信这林尘甲会是什么惊世之才,能够把这些麻烦都处理好。

    若是这林尘甲不过一介草包,赵匡胤麾下同党才有机会弹劾。

    最后把五城兵马司这个要紧职位拿回来。

    “对了兄长。”

    想到什么的赵光义,提起了一个人。

    “这次被撤职的校尉当中,有个武勋孙家后人,叫做孙绍祖。”

    “孙绍祖?”

    赵匡胤在心中思索片刻,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想来也是个无能之辈。

    “这孙绍祖有何事?”

    “他给小弟送来三万两银子,似乎想要官复原职。”

    “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尘封一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尘封一天并收藏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