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软禁在其王府,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而此时的石虎,对此全然不知,他在病重之际下诏,为丞相石斌,加录尚书事,命其总领朝政。

    又急召镇守幽州的彭城王石遵为大将军,出镇关中。

    张豺为镇卫大将军、领军将军、吏部尚书。

    三人并受遗诏,共同辅政。

    然而,石斌深陷囚笼,莫说辅政,已经不得自由。

    而石遵匆匆南下,来到邺城,请求面见君父,却为刘皇后所拒,只是拨给石遵三万禁军,命其立即去往长安。

    石遵拜泣而去,而石虎还在病床上,眼巴巴地盼着与石遵父子相见。

    左右等不来石遵,石虎虚弱地问道:

    “遵儿来了吗?”

    左右近臣回答道:

    “大将军领了告身,已经离开有些时日。”

    石虎满怀遗憾道:

    “只恨不能再见遵儿一面。”

    又过数日,石虎病情稍有好转,但众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他登临西阁,有禁军将士二百人拜于阁下,石虎问他们有何请求,众人皆道:

    “圣躬不和,请令燕王(石斌)入宫宿卫,典兵马。”

    更有人请立石斌为太子。

    石虎大惊,他看向左右,恼怒道:

    “燕王怎么不在宫中!快快将他唤来!”

    然而石斌早已被张豺所囚禁,又如何能够入宫面圣。

    近臣谎称道:

    “燕王醉酒,只怕不能前来。”

    石虎大怒:

    “哪怕是用马车,也得将他拉来!”

    然而近臣们没有一人应声,石虎见到这一幕,终于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向他戎马一生,威势之重,国内无人敢捋其虎须,今日,却遭近臣相欺,石虎气血上涌,只觉得头脑一阵昏厥,居然当众栽倒在地,不醒人事。

    刘皇后听闻此事,当即命人捕杀此前为石斌请愿的两百名禁军将士。

    又担心石斌不死,终究是个祸患,于是刘皇后再度矫诏,命张豺将石斌处死。

    可怜石斌,放弃军队匆匆赶回邺城,却被一个妇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临死前,他大声咒骂刘皇后与张豺,却终究不能改变自己的结局,被赐死在燕王宅中。

    四月二十二日,刘皇后第三次矫诏,以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辅政如西汉霍光故事。

    曾经在王猛被邺城权贵奚落之际,看出他有经世之才,试图征辟王猛的侍中徐统眼见朝中乱局,与同僚哀叹道:

    “祸乱将至,我已年迈,又何必再参与其中,不如一死保留名节。”

    回到家中之后,徐统服毒自杀。

    四月二十三日,暴虐不仁的石虎满含悔恨与不甘,病逝于邺城。

    太子石世即位,尊其母刘皇后为太后,临朝称制。

    刘太后又以张豺为丞相。

    张豺固辞不受,请求册立彭城王石遵、义阳王石鉴为左右丞相,以慰二人之心。

    刘太后许之,如今石斌已死,但朝中还有一人,是张豺的心腹大患,正是此前在平定高力叛乱时,屡战屡败,被召回邺城的李农。

    李农是石虎的亲信大臣,在石虎于公元335年第一次称帝时,就被拜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此人虽然在前线吃了败仗,但在朝中的人望,并非张豺所能比拟。

    张豺心生忌惮,于是以太尉张举密谋诛杀李农。

    然而张举却与李农私交甚笃,暗中告密,李农得知消息,当即逃出邺城,前往广宗(今河北邢台广宗县),得乞活军数万,占据广宗城。

    所谓乞活军,顾名思义,便是要在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是五胡十六国期间,活跃于黄河两岸的汉族武装流民集团。

    李农本是汉人,素来名望又高,他来到广宗,立即被当地数万乞活军推举为首领。

    而后赵大将石闵,同样是出自乞活部。

    张豺得知消息,大为震惊,立即派遣邺城军士前往广宗,围困李农。

    却不知,所谓左丞相,根本就不能安抚彭城王石遵,一场远胜于高力叛军的大乱即将发生。

章节目录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钓鱼能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钓鱼能手并收藏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