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拦着不是。”

    “不过嘛……”

    李郁明白,戏肉来了。

    赶紧接上:“还请前辈指教,存菊堂绝不会亏待恩人。”

    ……

    胡师爷很满意,一半是因为李郁的态度端正。

    一半是因为看他顺眼,同是科举失意人。

    又有杜仁这家伙在一旁说和,烘托气氛。

    很快,他就松了口。

    1000两,打点衙门上下,从知府到押司小吏都能得一份好处。

    黄通判本人也会拿一份,如果他不同意,就等于得罪府衙从上到下所有同僚属员。

    这在官场是大忌。

    至于苦主董姓地主,也有一份银子拿。

    “董家能咽的下这口气吗?”

    “光赔银子恐怕不够,老夫还会判雷老虎50大板。”

    “前辈……”

    “别担心,不必他亲自受刑,牢狱中自有体型相似的,随便找个顶替即可。”

    胡师爷兴致不错,耐心的解释了。

    李郁松了半口气,还有半口气松不了。

    喝花酒花了小100两,又给杜仁这个中间人送了100两。

    缺口很大。

    一时间,抚玉楼的酒喝着也不香了。

    美人在侧,美酒在喉,竟品出了苦涩,无奈。

    胡师爷仿佛看出了他的难处,打趣道:

    “小哥是否是手头不宽裕?”

    “无妨,老夫给你提供两个赚钱的门道。”

    听到有银子赚,李郁立刻来了精神,一拱手。

    ……

    “这一嘛,城中金汇票号可以借贷。凭借存菊堂的名声,借1000两银子不难。就是这利息有点高,月利3分。”

    “这二嘛,平江潘家有一桩委托,城中打行无一家敢接。”

    李郁很感兴趣,这个听起来比较靠谱。

    “敢问前辈,这桩委托有什么特殊?”

    “潘家和范家有3000亩桑田的纠纷,官司打了几年分不出胜负,背后都有神仙撑腰。官面上不好解决,那就只能……”

    胡师爷点到则止,继续和水葱似的姐儿讨论真理。

    杜仁则是悄悄的告诉李郁,这两个门路最好都别考虑。

    金汇票号要钱,范家要命!

    见他不解,杜仁又耐心的解释。

    “月利3分,年利率就是36%。你借1000两,一年后就得还1360两。”

    李郁一听,这可不行,刨去各项开支,存菊堂一年也就净剩个二三百两。

    杜仁微微一笑,继续道:

    “潘家那活更是阎王嘴里抠金牙,他想雇佣打行去抢田。他也不想想,范家是什么人家。”

章节目录

大清话事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忧郁笑笑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忧郁笑笑生并收藏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