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本宫还没到手呢……

    太子心中百转千回,赶紧让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得回答皇上的话。

    猛地他想到一个人,忙喜道:“回父皇,儿臣除了这些物证,还有人证。”

    “陈国公世子就在禁区,只要问一问他,便知禁区实况。”

    “儿臣相信,便是沈氏威胁,陈世子也敢将实情说出。”

    他这是在说,若是禁区别的人替沈冬素说话,那就是沈冬素威胁的。

    而陈星矅不一样,就算落到沈冬素手里,也能不俱威胁,言明真相。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有趣,凌墨萧则是长眉微挑,问道:“太子打算如何让陈星矅言明实况?”

    “难道太子是想接陈星矅出禁区?”

    太子瞪他一眼:“本宫怎会不顾大局?不需要陈世子出禁区,只要让他在北区大门前,回答本宫的问题就好。”

    皇上站起来:“好!魏院正,你随太子一起去问。”

    凌墨萧忙道:“父皇,太子指证儿臣的正妃,儿臣请旨同去。”

    皇上笑道:“那就都去,让陈星矅声音大一点,所有人都听到。”

    太子大喜,让皇上当面听到真相,比他叙述的更有用。

    当即皇上带领众官员来到北区大门外,这里早就被禁军设防,百姓撤离,空无一物,根本不用担心瘟疫传从这里传播。

    禁区中,接到命令的沈冬素只诧异了一下,瞬间猜出个大概。

    她直接跟众太医说实话:“皇上和魏院正在北区大门外,等着问话陈世子。”

    “许大人,你带领大家去医治别的病人,几位大人陪我带着陈世子去跟皇上回话。”

    众太医们都在猜测,定是魏院正不信他们研究出了特效药,在皇上面前状告呢!

    却不知事情比他们猜测的还要有趣。

    陈星矅被包的严严实实,戴着口罩和帽子,只露出一双眼睛。

    沈冬素和众太医也一样,走在洒了生石灰的街道,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理,整个北区可谓是焕然一新。

    街道的垃圾清扫干净,下水道十二坊轮流清理,同样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她的人每日施粥施药,今年北区一个冷死饿死的百姓都没有,有病的到禁区医治,没病的被安置在城隍庙之类的地方。

    为了得到赏赐,衙役带着青壮百姓,在所在坊间,修路、修缮房屋。

    瘟疫刚开始的时候,北区的百姓觉得北区即将变成人间地狱,自己和家人会死的凄惨。

    没想到凌王妃一来,先发防疫十禁,又发坊间管理十条,北区没有变成地狱,反而如获新生。

    以前百姓最怕贵人来北区,万一冲撞了,非死即伤。

    现在他们求神佛显灵,让凌王妃在北区待久一点,帮他们把这个寒冬熬过去……

    沿路走到北区正大坊,一路都有百姓从屋里出来,全家老少一起,朝沈冬素行礼至意。

    小孩子被父母带着指认:“那就是凌王妃,是活菩萨啊!你早上吃的豆粥,就是王妃给的。”

    有老人老眼昏花,用力睁大了想看个清楚:“要不是王妃每日施的药,老朽早就归西了。”

    有女人直接哭着跪下来朝沈冬素磕头,她的家人被关到禁区,本以为是必死无疑的。

    没想到坊正日日来给她消息,坊正说凌王妃说的,一定要让家属安心。

    她的家人配合治疗,病情好转,最多再有三、五天,就能到隔离区,隔离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回家了。

    这女子先对坊正磕头谢恩,坊正才不敢受她大礼,直接说,有机会跟王妃磕头。

    是王妃大恩大德啊!以前那些贵人谁拿正眼看他们这些贱民,只有凌王妃,都不问病人是什么户籍,全都一样的治疗。

    三等贱民吃的药,和陈世子一样呢!

    也有重病死去的病人家属,同样朝沈冬素行礼道谢。

    因为凌王妃特地叮嘱坊正和衙役,关照这些失去亲人的百姓,不光施粥施药,老人孩子缺少衣物的,还给冬衣、木炭御寒。

    更让他们感动的是,他们家人尸体虽然被火化,但凌王妃特地给每一个病人一个刻有名字的号码牌。

    病人过世后,号码牌被送到病人家属手中,待日后可拿这个立衣冠冢,也能立碑立牌。

    凌王妃从不介意说起自己的出身,她对坊正和衙役们道:“本王妃出身农家。”

    “很明白普通百姓的需要是什么,有些事情,在你们看来也许是极小极微不足道之事。”

    “可对底层百姓,却是像山一样重的大事。”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将细小之处做到位,理解百姓,体恤百姓。”

    “不要只做一些假大空的事,说一些空话。要根据百姓的需求,同心协力,让北区度过这个难关。”

    ……

    这话刚开始的时候,衙役和坊正也觉得凌王妃是在沽名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叶秀双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秀双林并收藏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