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之前,沈冬素都是这样,上午去各机构视察,送送年礼发发红包。再给大佬们画画大饼,商讨一下新一年的目标。

    跟工部负责城建的官员,对着幽州舆图商量一下新一年的基建,修路、挖渠、建居民区、工坊区、开荒……

    去年施姑姑事件,她才知道流民区已经拥挤成那样,简直成了幽州城的贫民区。这和她开始设立流民办的目地相违。

    对此特地给工部下了道令,改善流民区,从简化流民入幽州的流程开始。

    目前流民滞留太多,不外乎是因为田地不够分,宅基地不够配。

    这是幽州百姓最基础的福利,若不是成为幽州人,官府会分田地分宅基地,各地百姓何苦跑到幽州这边城来安家?

    这基础福利是不能改的,一改,那她这个凌王妃将无信任可言,幽州城的大好局面,将因信任崩塌,变得寸步难行。

    那些死盯着幽州的北境士族,正恨不得没理由没机会,从幽州身上嘶下肉来,只要她朝令夕改,这些人立即就会将凌王妃言而无信的事,传遍天下。

    现在的问题是,涌来幽州的百姓太多,已经开垦出来的良田和居民区,根本不够分配。流民办一扩再扩,只能用工分制来安抚百姓。

    给官府干活领工分,能从官方的民营区换取低价的生活物资,也这一点暂时让流民看到希望。

    可如此一来,‘贫民区’也出现了。

    除了流民,来幽州找差事的外地百姓、小商贩、待报考各个学院的穷学生、穷画家、书生、异族人等等。

    都涌向特价低?,住房更是便宜到几乎到几文钱就能有一个床铺,还有热水供应。施粥棚更是常年有免费的粥供应。

    穷人来到幽州,除非有亲友接济,否则都会选择涌向流民区。若再不管理,任其往沉冗仄逼上发展,那幽州的贫富差距,会比长安更甚!

    而那些因为她凌王妃之名,奔赴幽州谋生的百姓,将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奴隶。空有自由之名,却活得极为艰难。

    这也是因为幽州发展过快,尾大难掉,滞留的疑难问题。其实将幽州当一个小朝廷来看,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

    各大王朝都出现过,只是朝廷会选择视而不见,任其慢慢改良。试问哪一朝哪一代,没有贫民窟?如今的长安还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之说呢!

    甚至百姓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有多苦,最起码住进流民区,不会挨饿受冻,孩子和老人能在寒冬时节活下来。

    并且,心中还有一种叫作‘希望’的东西。

    好像只要人在幽州,贫穷和苦难只是一时的,只要你努力,就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处境。

    百姓都在说,幽州是自由之城,希望之城,梦想之城。

    而幽州的官员们也觉得这问题不大,等开春之后,我们可以让百姓去更远的地方开荒。等海商运行,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坊,百姓能进工坊做事。

    我们的矿山和牧场,需要太多太多的人力,只是莫修谨带回的那些奴隶,杯水车薪而已,就算涌来再多流民,我们也容纳得下。

    只有沈冬素,从月见说起流民区的情况之后,她便将此事放在心上,过年时她没提,且让大家安心过年。

    趁这发红包、画大饼的环节,才郑重向工部提及,流民区必须整改!否则再这样下去,瘟疫会在那里爆发。

    工部能整改住处、街道环境,却改变不了流民安置的问题。所以需要全城的官员同心协力,正月初八,凌王妃宴请全幽州官员。

    饭前开了个大会,就在她的书房里,对着那一面墙的幽州地图。就‘流民安置’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她知道每个团队都会有那么一些人,对问题选择视而不见,或是遮掩过去,再或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还有就是怕,谁提出谁解决,多做多错,不如选择沉默。

    所以在大开之前,她便申明,这是整个幽州的问题,若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将会阻碍幽州发展。

    不能因为只看到发展好的部份,而对落后的区域选择视而不见。一部份人卯足了劲往前冲,而将更多的人落在原地,甚至踩着他们的身体。

    这不是她要的幽州,如此一来,几年之后,幽州最多变成另一个长安。而不是真正的希望之城。

    所以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将流民区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

    若意见得到采纳,王妃会给予丰厚奖赏。

    人贵有自知之明,并且要知人善用。沈冬素不是政治家,政治头脑只能算是及格,她称得上成功的,就是医师而已。

    所以她要听取政治家的意见,手下养了这么多官员,为什么非要自己想破头,想得掉头发,去解决民生的问题?

    户部官员最先提出,造成流民区现状的核心,是因为百姓都想进城,只有进城的福利才是最好的。

    我们太过注重幽州城的发展,资源倾斜太过严重。没去顾上附属的县、镇、乡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叶秀双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秀双林并收藏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