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和李承乾两人是铁了心地要让李治成为众矢之的。

    为此他们甚至开始拼命贬低吐谷浑的重要性。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治对吐谷浑的其他事情不太了解但是对那片土地如何开发却绝对有发言权。

    只听李治开口道:“大哥与侯将军此言差矣!”

    他说到这里环视了一下其他大臣。

    然后便将征服吐谷浑所能带来的好处分析了一遍。

    首先吐谷浑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旁边。

    这里的稳定直接关系着大唐的路上贸易。

    这一点关系着几乎所有朝中大臣们的利益,因此李治第一个便提了出来。

    其次吐谷浑的环境不但适合发展畜牧业而且还能发展农业。

    这一点要比吐蕃的地理环境还要好一些。

    不仅如此吐谷浑境内还有大量的金,铜,铁等矿藏。

    这些可都是现在的硬通货。

    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物质因素的话。

    那么吐谷浑境内的各个民族都已经大量汉化这一点绝对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这就意味着大唐一旦统治了这里就能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汉化。

    这可比之前的东突厥省事多了。

    其他大臣们对于李治的其他理由都不怎么关心。

    他们看中的就是第一条。

    因此李治的分析刚一说完马上就有很多文官站出来支持占领吐谷浑。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悄悄对视了一眼,嘴角都不由自主地牵起了一丝笑容。

    这个弟子可真是没白抢啊!

    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精准地把控局势,简直是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

    李世民见到其他大臣也都开口支持占领吐谷浑。

    于是便开口对一直没说话的李泰问道:“青雀以为我大唐是否应该大举进攻吐谷浑?”

    此时李世民的心中已有决断。

    他之所以问李泰这个问题就是为了考验一下他的眼光。

    李泰此时正有些左右为难。

    直觉让他想要站在李承乾这边。

    可是商路上的利益却又让他想要支持李治。

    他其实根本就没有彻底想通今天这场辩论的深层目的。

    但是这次他的短视却恰好让他无意间迎合了李世民的想法。

    只听李泰开口说道:“儿臣赞同诸位将军的意见。”

    这时候他居然还耍了个小心眼。

    死活就是不愿凸显李治在这个意见中的作用。

    不过不管如何他的回答还是让李世民满意的。

    于是他笑着对李泰点头表示了肯定。

    不得不说这也算傻人有傻福。

    紧接着李世民就开口宣布道:“既然如此,那便由李靖担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尉迟敬德,程知节并凉州都督李大亮与薛万彻,薛万均两兄弟共同讨伐吐谷浑。”

    之所以让李靖领兵一来是因为李世民充分相信李靖的能力。

    二来也是因为他更加了解龙骑军。

    虽然李治是龙骑军的实际领导但是他这么小的年纪李世民可不放心让他跑去战场。

    人家都是有事弟子服其劳。

    到了李治这里却反过来让他的老师替他上了战场。

    宣布完这项任命以后。

    李世民为了平衡其他武将的情绪又安排秦琼带领着一些人到吐蕃边境布防。

    以免吐蕃大军趁乱插上一脚。

    侯君集由于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意见所以此次他只能留下来和户部尚书王珪一起筹集粮草。

    根本就没有其他表现的机会。

    一众将领想要抢功的心情都比较迫切。

    所以仅仅十日之后李靖便带着十万大军匆匆出发了。

    原本众将都以为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快。

    结果众人刚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李大亮代为转交的第三封捷报。

    这一下可把尉迟敬德等人给急坏了,照这样下去他们这些人到了吐谷浑岂不是将要无仗可打?

    于是原本已经很快的行军速度在众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又加快了几分。

    李靖大致的估算了一下龙骑军的进攻速度以后马上就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那就是以大军的行进速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赶在龙骑军下一次行动之前赶到战场。

    于是他果断地派出了一支上百人的轻骑快马前往凉州城。

    他要赶紧通过李大亮告诉龙骑军一定要放缓对吐谷浑的进攻。

    不然的话他和李治两人以后可就真的不好做人了。

    此时苏烈和契苾何力两人的联军已经赶到了赤水源。

    然而让他们有些遗憾的是原本应该在此地驻扎的吐谷浑大军此刻却并未看到身影。

    留下来的只是少量负责照顾战马和牛羊的杂役和一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锦绣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并收藏锦绣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