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大部分关键零部件都已经攻克了,剩下的少数几个,也已经大致摸索出了方向,估计最多一周,就能完成全部零部件的制造。

    剩下的,就是看组装进度了。

    正所谓做戏做全套,在安慰完大家后,康驰又召集了特别行动组,对他们大发雷霆,埋怨他们的进度太慢,这么久了还没吃透图纸,拿出切实有效的项目规划出来……

    “你们不会指望让我来研究每个零件的制作方案,甚至帮你们搓出来吧?那我要你们有什么用?”

    看着脸色阴沉的康驰,几人心里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他们虽然都是参与过单晶炉研发工作的技术员,但那些研发要么是失败的,要么是压根没有接触到核心技术,

    这一时半会,就想吃透康驰给出的图纸,难如登天。

    说到底,还是他们水平不行。

    给他们一个具体的零件图纸,他们可能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制造方案,

    但如果给的是一个完整的原理设计图,让他们去拆分零件,他们就全懵了。

    如果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他们可能还能慢慢磨出点东西,逐渐完成从技术员到研究员的晋升,

    但奈何现实情况,却压根没有他们提升自我的时间。

    想到这里,胡文均突然灵机一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将计就计的机会!

    反正他们在大汉硅业的任务,也已经基本完成了,

    何不借着这次机会,以工作能力有限为由,直接提出离职,全身而退?

    然而,当胡文均带头,委婉地提出能力有限,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康驰却突然换了个态度,极力挽留他们,不断强调他们对大汉硅业的重要性。

    反正就是死活不放人。

    胡文均担心跑路的意图太过明显,会引起康驰怀疑,也不好太过强硬,于是离职的事情只能暂时作罢。

    做完安抚工作后,康驰就跟没事人一样,重新投入到了单晶炉的组装工作中,让员工们感到疑惑的同时,也多少恢复了点士气。

    -----------------

    平江市。

    科技部派出的专家组,在接到硅信科技的申请后,第三天就赶到了平江。

    在通过了图纸方面的技术审查后,他们又亲自检查了一遍设备,确认设备的自主研发率是否达标。

    随后,硅信科技的工程师们,又当着专家组的面,耗时八小时,成功拉出了一根12寸的单晶硅棒,

    经过简单的表面打磨后,使用专业仪器现场测试,确定了这根硅棒的纯度达到了11个9!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专家组的成员纷纷向刘兴东道贺。

    刘兴东高兴之余,突然发现专家组的组长吴利鸿正眉头紧锁地还在看设计方案,于是忍不住走过去问道:“吴院士是还有什么疑问吗?”

    吴利鸿抬起头,看了刘兴东一眼,然后摇头道:“流程设计的原理很巧妙,现场测试的结果也符合标准,我这边暂时也没发现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

    刘兴东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个词了……

    “不过我认为,是驴是马,还是得拉出来遛一遛才知道,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由你们对这根硅棒进行后续的切割、打磨处理,然后我们再把硅片分发给不同的晶圆厂和实验室,进行最终的光刻验证。”

    刘兴东听了顿时松了口气。

    这纯度都已经明摆着达标了,还能有啥问题?

    “还是吴院士考虑周到,那就按照您说的做吧。”

    刘兴东虽然心里不爽,但还是答应了下来,并迅速向各部门下达新指令。

    于是专家组又在平江多呆了一天,

    到第三天的时候,一张张新鲜出炉的硅片,就被装在了充满氮气的密封盒内,

    然后由专家组带着它们,亲自飞往了中芯、华鸿、立昂微、苏省大学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这些,具备晶圆制造能力的公司和机构。

    -----------------

    【物品:浮带法单晶硅冶炼装置】

    【制造者:大汉硅业】

    【物品等级:1】

    【经验:0/10000】

    【物品状态:完好】

    【解析项目:无解析项】

    【通用经验:308】

    【精通点:24.2】

    随着康驰心情激动地,安装完最后一个零件,熟悉的面板终于弹出来了!

    其实在昨天晚上,他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组装,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弹面板,

    于是康驰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图纸和设备,果然发现了有个安装步骤出了点差错。

    好在,经过今天的拆装,面板终于弹出来了。

    这让康驰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系统太特么好用了,还能自动检测设备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星造事包并收藏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