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光芯片回到平江后,康驰又重新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同时出于优先级考虑,相机的事情也只能往后排。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何永说的一个月改良期限也越来越近了。

    终于,在11月13号的这天,何永的电话打过来了。

    “设备已经改造完毕,正在做实验前的最后检查工作,预计15号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了。”

    “嗯,我明天过来,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两人随后简单地聊了几句便结束了通话。

    随后康驰重新梳理了大唐重工的研发工作,确定在没有他的情况下,项目也能正常推进,然后便开始动身前往常春。

    两天后,常春光所的洁净实验室内,dPP-EUV光源项目组的研究人员,都已经全副武装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着测试前最后的一遍检查工作。

    康驰此时也站在控制室,隔着玻璃看着里面那台体积和普通卧室差不多大的光源设备,内心同样充满期待。

    只要把光源搞定了,那他光刻机的研制进度,最少能暴涨三分之一。

    加上平江已经组装完毕的镜片制造设备,以及正在攻关的工件台。

    EUV光刻机三大件合体调试时间,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何永对设备的主要参数,以及实验条件进行最终核对后,走到了康驰的身边,尽量压沉音量道:“各项参数都已经核查无误,可以开始了。”

    “那就开始吧。”

    “嗯!”

    这次的实验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只对设备进行通电,然后喷锡气,测试磁场是否能够和预想中的那样,把锡气给一丝不落地吸到废料收集器中。

    随着何永开始实验命令下发后,实验室内外的工作人员立即开始行动了起来。

    设备通电,磁场加压……

    随着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跃,数字最后定格在了三千高斯。

    这个磁场强度,和可控核聚变几十万高斯的磁场强度显然没得比,但两者的体积和目的不同,其实没啥可比性,

    对于EUV光源来说,只能要约束住等离子体和锡液碎屑就行了,再高的强度也只是浪费电而已。

    “第一次喷射准备,喷射!”

    随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似乎啥也没发生。

    嗯,这不是火箭发射,人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肉眼,看到锡气的喷射……

    在用激光击打锡液的LPP方案中,为了产生稳定而高功率的光源,需要每秒发射5万次的激光,并且次次命中锡液。

    而在dPP方案中,则是通过正负极的通电‘点火’频率来实现,技术难度简单很多,同时因为光电开关的频率提升难度小,功率的提升空间就非常大了。

    真正的限制,是锡气的喷射频率。

    受限于物理结构,目前能做到喷射频率只有每秒2万次。

    既然不能提高喷射频率,康驰就直接大力出奇迹,提高每次的喷射量,每喷一次就电它个五次甚至十次,最大程度地把锡转换成等离子体。

    反正有磁场约束,不怕气体、碎屑和等离子体在电击中乱飞。

    即便如此,每秒2万次的频率也很夸张了。

    只能通过高速摄像机和各种分析仪器,回放实验数据,才可能观测到实验的结果。

    过了十分钟,测试的分析结果就出来了。

    “未发现锡元素外泄,全部锡气在0.8秒后冷凝成液态,顺利进入废料收集器!”

    听到分析员语气激动地念出结果,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这说明支撑这套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磁场设计是可行的!

    所有人都已经能感受到,那胜利曙光照射在脸上的那丝暖意了!

    何永深吸了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道:“继续下一个环节,10秒连续喷射。”

    然后,

    10秒,30秒,1分钟,10分钟,30分钟!

    测试的强度的不断提升,但都无一例外,全部顺利完成!

    何永终于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神色激动地对康驰汇报道:“康博士……第一阶段实验全部顺利通过!”

    康驰点了点头:“那就直接开始第二阶段吧。”

    “好的!”

    虽然经过了一上午的实验,大家都有点饥肠辘辘了,但在这个节骨点,却没有任何人会有吃个饭再回来继续测试的想法。

    所有人都憋着气,期待着这台凝聚了他们无数日夜的心血,在另一条更具潜力的技术路线上‘点光’成功!

    “第一次电离准备,开始!”

    话音刚落,从光线收集器传来的数据,就传输到了大屏幕上。

    极紫外光参数从0w,直接跳到了500w!

    虽然这道500w的极紫外光,持续的时间仅仅只有0.00002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星造事包并收藏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