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m国中情局在会议之后的疯狂运转,一份关于康驰的初步调查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出来了。

    于是一众高层在刚用完午餐后,便又重新回到了华国事务协调办公室,听起了艾特夫·奥尔森的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康驰的生平简历,以及大秦光学、大汉硅业、大汉芯业、大唐重工的初步分析。”

    “在这份分析报告中,大部分情报都是已经可以确切证实的,但依然存在少部分的疑点,主要是集中在大唐重工上面。”

    “这个大唐重工的成立,有着诸多的疑点,首先就是它成立的资金来源有些可疑。”

    “上百亿的注册资金,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我们的初步推测,这笔钱是华国官方给的,而既然是官方给的,那大唐重工未来的业务方向,就非常值得警惕了。”

    说到这里,奥尔森便把一张卫星图放在了大屏幕上。

    “这是我们调用卫星,拍摄的华国苏省东阳市最新照片,用红的线条标注出来的,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大唐重工,可以看出,它的厂区面积非常大,足足有二十万平方米!”

    奥尔森又把大唐重工的卫星图进一步放大,继续介绍道:“从工厂的面积,我们推测他们将来要制造的,肯定不止是光刻机,而是体积更大,数量更多的东西。”

    “有初步的推测方向吗?”

    “有,但没有清晰的证据来证明。”

    “说来听听。”

    奥尔森点了点头,然后找出了一张表格放了出来:“这是我们这段时间刚发现的一项异常数据。”

    “全球包括波斯、康陶尔等多个含有页岩油资源的国家,都突然在近四个月内,陆续出售了数十个页岩油矿区的开采权。”

    “页岩油?!”

    听到这个词,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些惊讶。

    说起页岩油,全球估计也就他们m国才感兴趣,

    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个技术大规模开采。

    但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就很高,如果还去买别人的矿,那不是增加成本嘛?

    反正在没采完自己家里的之前,他们压根就不可能去买别人的油矿。

    这也就造成了,页岩油矿之前的市场基本为零。

    谁会去买压根采不出来的东西?!

    想到这里,在座的人都有些慌了。

    “难道……是华国买的?!”

    “没错,就是华国。”奥尔森肯定地点了点头,“虽然他们用了各种套壳公司和手段,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最终都指向了华国的叁桶油!”

    “因此我完全有理由怀疑,华国在页岩油的开发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突破!”

    奥尔森的结论,就像一枚深水炸弹一样,直接就把会议室内的人给炸懵了。

    这边的半导体战争才刚输掉,他们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开辟新战场的,

    结果对方先开炮了!?

    “这不可能!”

    “他们的页岩油开采技术一直都很原始,怎么可能突然就技术突破了?”

    “对啊,而且就算真突破了,他们华国这么多页岩油,干嘛不先开采自己的?还花钱去买矿?!”

    “你还不了解他们吗?这些华国佬历来都有个臭毛病,无论是钱还是资源,都是能存就存,能先用别人的就绝不用自己的。”

    “这也很正常,历史给的经验教训让他们的忧患意识比较强,整天考虑的都是什么不时之需、有备无患……”

    “我也觉得以华国的风格,买矿很正常,页岩油之前又是没人要的东西,拿下来的价格肯定很低。”

    “打住,现在应该讨论的问题,难道不是他们的开采技术,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不,我们本来的议题是康驰!”坐在正中间的人突然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讨论,“奥尔森,你怀疑这件事和大唐重工有关系?”

    “对,但这只是我的个人直觉,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持这个观点。”

    “页岩油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说?”

    “我们也是昨天才刚梳理出来的情报,今天正准备向您汇报的,结果刚好出了光刻机的事。”

    那人听后,沉默了片刻,直接就宣布了会议结束,留下了一脸懵逼的众人。

    还是那句话,

    这种问题,不是在这种场合可以讨论出结果的。

    接下来得把问题交给智囊团,由他们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然后私下秘密拍板决定……

    ——

    第二天,燕京时间早上八点。

    大秦光学准时在各大电商平台,放出了昨晚发布的新品预售页面。

    于是早已等候多时的用户们,纷纷使出了打团的手速。

    至于什么预售优惠活动,大部分连看都不看,毕竟会抢着第一时间抢货的,要么不差钱,要么死忠粉,根本不在乎什么优惠。

    这个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星造事包并收藏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