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亡国的威胁,燕京的契丹人爆发了强烈地爱国之情,他们踊跃参军。

    不只契丹人,奚人、阻卜、室韦,甚至是燕地的汉儿和女真人都有响应北辽朝廷的号召参军保家卫国。

    不过燕京城到底不是东京汴梁城那样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想要单从燕京城内召集十五万精兵,属实是有些太难了。

    没办法,萧普贤女君臣只能将征兵范围扩散到整个燕京。

    用了大半个月时间,萧普贤女君臣才勉强招募了十三四万人马,加上辽国原有的五六万兵马,凑齐了太乙混天象阵所需的二十万“精兵”。

    在这期间,梁山军也没有消停,他们分散出击,对萧普贤女派到燕京南部地区的招兵人员进行了抓捕,其间还攻了三次城,而且有一次还差点攻进了燕京城。

    ——实际上,这都是梁山军,为了逼辽军出城决战,而演得戏,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梁山军拼尽全力攻城,也许已经将燕京城给攻下了。

    终于,在付出了千辛万苦、花光了北辽王朝的所有钱之后,萧普贤女君臣做好了跟梁山军决战的准备。

    次日,五更造饭,平明拔寨,尽数起行。

    此二人,一个是大辽番官琼妖纳延;一個是燕京番将,姓寇,双名镇远。

    早有细作报与江鸿飞,这场决战之势宏大。

    兀颜光大喜,对琼妖纳延和寇镇远说:“好,你二人真乃我大辽忠臣良将!与吾引一万军兵作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吾引大军随后便到。”

    江鸿飞不敢托大,也早就为这场大决战做了准备,他传下命令,让朱武、贾夫人只留少量军队驻守宛平县和大兴县,取左、右两路伐辽大军的大部分军马都来听调。

    且不说兀颜光随即整点本部下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引起大队军马二十余万,倾国而起,兴起大队之师卷地而来战梁山军。

    众皆起身都道:“国公之命谁敢不依!我等必将尽心竭力,报效国公!”

    江鸿飞教唤至帐下,将书呈上。

    江鸿飞说:“今次兀颜光亲引辽军倾国而来,决非小可。死生胜负在此一战。汝等众兄弟皆宜努力向前,勿生退悔。但得微功,我必不吝惜恩赏。”

    江鸿飞拆书看了,乃是辽国兀颜光统军帐前先锋使琼、寇二将军,充前部兵马,相期来日决战。

    为了不再受梁山军攻城之苦,也为了打退梁山军的进攻让穷途末路的北辽缓一口气,兀颜光在大晟府升帐,道:“梁山贼寇欺我大辽无人,吾已跟太后请示过,率领尔等出城与梁山军决战。若不取胜,吾当自刎。谁敢与吾作前部先锋,引兵前去?俺驱大队随后便来。”

    不到四五里,梁山军早与辽军相迎。

    同时,鉴于这场大决战是关乎水泊梁山未来的至关重要的一战,江鸿飞将涿州、易州、雄州、霸州的留守部队也调集来了不少,又要水军头领将河北、乃至山东的不少人马调来,他们乘大船走水路,都到霸州取齐,陆路进发,前来参战。

    接着,战鼓喧天,门旗开处,琼妖纳延横刀跃马,立在阵前。

    遥望皂雕旗影里,闪出两员先锋旗号来。

    江鸿飞就批书尾,回示来日决战。叫与来使酒食,放回本寨。来日天明,准决胜负。

    得知兀颜光率辽军前来决战,江鸿飞聚集众军师、诸将、头领、文武百官上帐,商议军情大事。

    正商议间,小校来报:“有辽国使人下战书来。”

    最后,江鸿飞共得军二十七万,比辽军还多了七万。

    却说先锋琼、寇二将引一万人马,逢山开路,先来进兵。

    帐前转过二将齐出:“某等两个愿为前部!”

    江鸿飞在门旗下看了眼琼妖纳延,问左右众将:“谁去与此将交战?”

    当下九纹龙史进提刀,便想出去与琼妖纳延挑战。

    可其师王进却道:“大郎且住,此人灵气浓厚,必入一流,你不是他的对手,容易被他所伤,还是为师去罢。”

    言毕,王进便挺枪跃马出阵。

    两将来到阵中,也不道姓名,纵马便战。

    霎那间,二骑战马相交,两般军器并举,鞍上人斗人,坐下马斗马,枪来刀去花一团,刀来枪去锦一簇,四条臂膊乱纵横,八只马蹄撩乱走。

    就见,两军阵前,一片尘烟滚滚,战鼓隆隆。琼妖纳延与王进两人的武技,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们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琼妖纳延的刀法如狂风骤雨,势不可挡,而王进的枪法却如同流水般灵动,时而疾如闪电,时而缓如游云。

    两人之间的战斗,仿佛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仿佛能引发雷霆万钧的力量,每一次闪避,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江鸿飞等人看得分明,王进与琼妖纳延之间的战斗,不仅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仙侠版水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