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其孱弱的本质,不说肯定会被四大寇给瓜分,也肯定是国力大退,短时间内威胁不到水泊梁山。

    也就是说,江鸿飞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

    这时候,江鸿飞再说,我要“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真就有些太过矫情了。

    毕竟,江鸿飞将山东、河北、福建、两浙三分之一的地区硬生生地从赵宋王朝手上抢走了,又将赵宋王朝二百来年都没能收复的燕地给收复了,硬实力在这摆着。

    用一个更直观点的说法来说。

    西夏王朝如今的疆土,都没有江鸿飞大;一顿操作猛如虎的金国,现在疆土也不比江鸿飞大太多。

    更直观的是,方腊、田虎、王庆都建元改制了,他们哪个疆土比江鸿飞的大?哪个军事实力比江鸿飞的强?哪个政治、经济、文化比江鸿飞的深厚?

    这种情况下,江鸿飞不建元改制,不登基称帝,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至少在江鸿飞手下的很多臣子看来,是这样的。

    至于跟赵宋王朝签署的和约?

    撕了便是。

    和约这种东西,不就是用来撕的吗?

    再者说,你以为,如果赵宋王朝顺利消灭了方腊、田虎、王庆,不会撕了跟水泊梁山签的和约来打江鸿飞?

    别天真了。

    君不见,檀渊之盟,赵宋王朝不是说撕就撕吗?

    所以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其它的,全都是假的。

    其实江鸿飞早就具备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条件了。

    只不过,那时阻碍江鸿飞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的,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江鸿飞没有登基称帝的地方。

    如今,江鸿飞打下了燕京,连这最后的一个小问题都解决了。

    江鸿飞手下的某些人想要劝进,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江鸿飞只要登基称帝了,江鸿飞手下的人肯定会跟着水涨船高,大家不说内相外将,也都能跟着获得一官半职,不再像从前那样,顶着个土匪的头衔。

    江鸿飞再想了想,王伦的脸就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虽然没派人去调查,但江鸿飞估计,这事十有八九跟王伦脱不开关系。

    至于王伦的目的,很简单——他想当宰相。

    这事说起来,其实也无可厚非。

    要知道,这些年来,王伦为水泊梁山呕心沥血,付出极多,以至于才四十多岁的他,头发都白一大半了,身体透支得非常厉害。

    关键,在王伦的努力下,水泊梁山的政治一直都按着江鸿飞制定的路线稳步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在政治一途,王伦居功至伟。

    在这种情况下,江鸿飞要是建元改制登基称帝,王伦肯定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有人可能不解,既然如此,王伦为什么还这么急?宰相早晚不都是他的吗?

    答案是,王伦感到了威胁。

    这威胁,可不是一两个人给王伦带来的,而是有太多的人都让王伦感到了威胁。

    像萧嘉穗、许贯忠、李纲、陈遘、赵鼎、陈康伯、吕将。

    这两年,水泊梁山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而王伦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些人才的能力都在他之上。

    而且,老实说,随着水泊梁山越来越强大,以王伦的能力,治理起来,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他现在只能靠勤劳来弥补他能力上的不足。

    王伦很害怕拖得久了,他的宰相之位就没了,所以难免有些着急。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想到有人想劝进,江鸿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伦。

    只不过,王伦也好,别人也罢,都知道,江鸿飞非常有主意,如果江鸿飞不想建元改制登基称帝,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所以,难保那些想劝进的人,会借着形势试探一下江鸿飞的态度。

    江鸿飞甚至想到了,如果自己不给大家一个明确拒绝的态度,只怕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黄袍加身了。

    至于江鸿飞想不想建元改制登基称帝?

    那还用说吗?

    历史上,从秦始皇嬴政称“皇帝”开始,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清朝溥仪退位结束,共经过了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前后共历经了八十三个封建王朝,总共才有皇帝四百九十四个,而且其中的很多都是昙花一现根本没当多久的短命皇帝。

    试问,如果有机会当皇帝,谁能不想当皇帝?

    江鸿飞也不例外。

    只不过,江鸿飞想是想,但他的确没想好,现在到底适不适合建元改制登基称帝?

    此时此刻,并不是细想这个的时候,江鸿飞忽略了将士们口中高喊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而是又说:“兄弟们辛苦了。”

    十几万将士齐声呐喊:“报效皇恩浩荡,臣等义不容辞!!!”,声势震天。

    这一幕给燕京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给很多燕京人带来了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仙侠版水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