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棠问着小丫鬟,“是么时候吃早饭?”

    小丫鬟实话实说,“朝食在巳时。”

    段晓棠不明白:“巳时,四十?”

    祝明月解释:“九点左右。”

    段晓棠探出身子看着外面天色,“现在几点?”天干地支几时她不懂,至少得明白还有多久才能喂饱肚子。

    祝明月轻轻转着杯子,试图看出一朵花来:“五六点。”

    “嘶。”段晓棠抽口冷气,中间几个小时饿着?

    林婉婉补充:“普通人一天只吃两顿,”问着丫鬟,“另一顿什么时候?”

    “申时左右。”

    “下午四点。”祝明月直接解惑。

    林婉婉看着祝明月:“你们的胃能撑得住?”万一饿的犯了胃病,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没事。”祝明月淡定极了,减肥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事业。

    “奴去拿一些糕饼给郎君娘子垫一垫。”小丫鬟说着,转身出门。

    段晓棠叫住:“你们这有运动场吗,”看着小丫鬟不解的样子,换了一个词语,“校场?”

    “有的,出小院直走到尽头右拐就是了。”

    “我们可以去吗?”

    “可以的。”管事没交代过限制客人行动。

    “看来我们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啊。”段晓棠感叹,读过十几年书,现在还不如文盲。

    三人随意用了点心填填肚子出门去往校场,正好碰上对门邻居。

    段晓棠连忙叫住:“杜先生,今天天气不错,我们打算去校场走走,一起吗?”

    杜乔熟知三人脾性,不再假装客套,“还有一卷书未曾看完,杜某只能有负盛情。”

    三人注意到杜乔手上还拿着一卷竹简,充满历史厚重感。“好,书看累了记得出来走一走,劳逸结合。”

    走远了林婉婉小声说道:“竹简啊!”说不清感叹什么?

    祝明月慢慢分析:“现在应该有纸书,但竹简还是主流。”

    段晓棠不无遗憾:“为什么纸书没有流行起来?”

    林婉婉挽着段晓棠的手,难得深沉:“纸张和知识是世家大族的禁脔,谁碰谁死。”复又恢复本色,“我们造纸印刷怎么样?”

    祝明月毫不客气:“找死吗?”明知是世家禁脔还撞上去。

    “东汉改良了造纸术,几百年没有推广开。印刷术北宋才出现……”四周无人,段晓棠小心说着。

    看起来学渣的林婉婉忍不住说道:“北宋是活字,之前还有其他印刷术。”

    祝明月补充:“雕版。”

    “对”

    段晓棠问着:“出现了吗?”

    林婉婉只得回答三个字:“不知道。”纸质书籍多方便,不似竹简笨重难以携带。心中隐隐有个念头,以后肯定是会做的,禁锢知识从来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这么想想,我们各个都是学富五车。”上学十几年,不说读过的书,考过的卷子换做竹简都够五车了。

    祝明月一旁打击:“可惜一肚子不合时宜。”多年所学此时没有半分用处,反而可能带来灾祸。

    庄园外的高墙深沟给人极深的印象,今日再看内部就是一个普通的聚居地,军事氛围并不浓厚。房屋鳞次栉比,镶嵌着田圃池塘,除了脏乱差点就是一副田园牧歌景象。间或经过百姓气色比昨天山寨中土匪好。

    祝明月淡淡说着:“呵,豪门奴仆也比自由民日子好过。”隐隐露着讥讽,或许是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尖锐。

    另外两人不发一言,朱门酒肉香,可不自由毋宁死。更何况昨晚那顿饭打碎了她们所有对朱门酒肉的期待。

章节目录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灯阑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灯阑珊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