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才看到最后一行字忍不住热泪盈眶,和杜乔抱在一起,“我也中了!”

    私底下说这一届也许会多些名额,以为是杜乔或许有一二可能上榜。

    却没想到杜乔考第一,自己反而受惠吊车尾考中了。

    “呜呜,长林,我考中了!”中间几番辛苦有谁知。

    此时各处派出去看榜的人陆陆续续回来,无论一楼二楼都是人声鼎沸。

    “这一次录取了十个!”

    “大好机会,错过了!”

    “哪些人考中了?”

    ……

    此起彼伏,不一而是。

    姜永嘉:“葛老郎君稍后将在三楼召开文会,几位郎君莫不如收拾一番前去赴会。”

    其他人虽然没中,但早有心理准备,并不会格外沮丧。“是极,是极。”

    杜乔有才,原本在中与不中之间,意外的是中了头名。

    丘才才是真正走了狗屎运的人,之前投卷拜谒和考试表现都不错,还遇上扩招。

    杜乔平复心情,整理一番仪表,“姜掌柜,我朋友在哪间,我过去一趟。”刚才并没有看大葛寅等人进的哪间房。

    姜掌柜,“请随我来。”

    杜乔和其他人交待,“我去去就来。”

    几人同住大慈恩寺,彼此不说知根知底,但多少晓得些底细。

    杜乔在长安意外遇上同乡远亲,考试那日人家也是来陪着的。

    葛寅体型格外突出,叫人不得不印象深刻。

    杜乔进了雅间门,少有的情绪外露,“我考中了!”

    卢照促狭,“听到了!”

    其他人纷纷恭贺,“恭喜恭喜!”

    段晓棠拱手,“祝官运亨通。”

    祝明月:“等着你的烧尾宴了。”

    他们初到长安,辗转各坊看房子。午间白秀然请客,席面上几道菜便出自烧尾宴。

    鲤鱼跃龙门,烧尾成龙,门槛四品。

    杜乔含笑,“我努力,到时请晓棠来掌勺。”

    段晓棠摇头,“饶了我吧,搞不定那玩意。”

    葛寅拿出纸笔,“长林,提一首诗。”

    杜乔摸不着头脑,“写诗作甚?”

    葛寅指指头顶,“楼上有文会,我们打算混上去。”看热闹兼混吃混喝的。

    杜乔转头看着祝明月,作为酒楼东家,“闲杂人等”能不能上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祝明月含笑不语。

    今日一番际遇,杜乔便是再不擅长诗才,胸中亦是涌上千言万语。

    挥毫泼墨,霎时一首五言落成。

    段晓棠不得不佩服文人的看家本事,短时间不说一首诗,能不能憋出二十个字都是问题。

    杜乔告辞离开,葛寅立刻将诗塞到卢照怀里,“快背下来!”这是我们三的饭票。

    卢照年纪小,看起来还能和文人沾些边。

    卢照也不白占人便宜,墙壁题诗落款是济州杜大郎,反正也没人验他名帖。

    然后谎称葛寅秦景是从人,一起带了上去。

    专挑人多的时候混上去,这时候不显眼,有交际的文人,也有混吃混喝的闲人。

    葛寅上楼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流水般的菜品酒水,一副热闹景象,不禁感叹,“乖乖,这是葛大善人呀!”

    长安知名酒楼,这排场这气势,流水的哪是士子菜品酒水,分明是他素未谋面的同宗花出去的银钱。

    长安城架势人家果然不是地方豪强能比的。

    葛寅不知道的是这里头固然有葛老郎君钱给到位的原因,但场地布置,菜品调配,流程协调……祝明月和姜永嘉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务必让一百贯花出二百贯的效果,二百贯花出五百贯的气势。

    三人专挑了一个边缘位置坐过去,看着场中热热闹闹,作为头名的杜乔被众星拱月。

    幸好此时尚武之风浓厚,文人亦不是迂腐酸儒。

    若有人过来交际,葛寅立刻摆出一副没见识的乡下地主老财模样,推辞只是带家中小辈出来见识。

    小辈,特指卢照。

    不一会,旁边有人坐下,还是熟人。

    白湛在家听白秀然说杜乔考中,春风得意楼还有文会,家里待不住,索性出门找上许久不见的孙无咎一起来。

    白湛:“秦大哥,你们怎么来了。”

    秦景实话实说,“请长林捉刀代笔一首上来的。”

    白湛看着葛寅秦景边上陌生的少年,“这是?”

    秦景:“我表弟卢照,燕国公之子。”

    又介绍白湛一方人,“白三娘的弟弟白湛、孙无咎。”

    葛寅强调,“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白湛头一次听到别人介绍自己不是从父从兄,而是从姐姐,“你认识我三姐?”

    两人曾经在燕春楼打过照面,但没有单独相处过,一别之后只是陌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灯阑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灯阑珊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