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在京城,不能去种地啊,那怎么办呢?”

    “我们官府招人种地,种出来的收益,直接分给伱们。”

    “当然或许有人说,种田有丰年,有歉年。我们一概不论,一律按照每年两成收益给你们。”

    “但是我话也要说清楚啊,每年两成,我们只分五年。五年之后,要么来把这些田地领走。要么我连本带利,全部都给你。”

    顿时有很聪明的读书人道:“苏曳大人,其实您每年给我们的分成,是靠办工厂赚的钱对吗?”

    苏曳道:“对,我筹钱办工厂,然后从工厂的利润给你们分钱!”

    “那如果我的工厂不赚钱,赔钱了,怎么办呢?”

    “田你们买到手了,三两半银子一亩良田,你们会不会吃亏?”

    “当然有人或许担心,江西战乱,田没有人种了。”

    “我的军队就在江西,短短一个月,就击败了发逆几万大军,有我的军队在,谁能打过来。”

    “我苏曳军队从开始到现在,可有打过一场败仗吗?”

    此时,忽然有一个老者出列,道:“苏曳大人,老朽有几个问题。”

    苏曳道:“老先生请讲。”

    老者道:“苏曳大人,我家有六个儿子,其中三个都没有找到媳妇,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也找不到活干。我就想知道,如果我拿出棺材本买田,能拿到田吗?我的三个儿子可以去种田吗?”

    老者这一句话,戳中了在场很多人的心防。

    苏曳顿时想到,在京城有海量的失业人群。

    不仅仅是汉人,还有很多旗人。

    汉人还好一些,底层旗人还无法自谋生路,想要种田都不行。

    苏曳下马,上前握住老汉的手道:“老先生,我用性命保证,只要您买的田,就一定归您家,您的那三个儿子,就可以去安家落户。”

    老者道:“可是,我们是顺天府的人,还能去江西吗?”

    晚清对旗人的移民,管理很严格。

    对于非旗民,命令上也是不许随意迁移的。

    但……已经有些名存实亡了。

    事实上,这些年规模性移民已经出现了,部分是朝廷和官府组织的,但也有自发性的。

    而且苏曳是封疆大吏,这点事情毛毛雨。

    苏曳道:“老先生,如果您三个儿子要去江西,我不仅让他们立刻得到良田。而且每一个青壮年发三十六两安家银子,出发之前给一半,到了江西后给另外一半。”

    接着,他充满内疚道:“真是惭愧,本来应该给更多安家银,但我要办工厂,银钱确实不多,所以一人只能给三十六两银子。”

    “什么?”你老者颤声道:“还给安家银子?三十六两?这……这……这还是官府吗?”

    苏曳一愕。

    因为他发现,刚才自己说的这句话,威力非常大。

    甚至比之前说办工厂有什么好处的威力更大。

    老先生这话说得没错,这个年代只有官服压榨百姓的,哪里有官府给这么多银子的啊。

    苏曳道:“老先生,我家就在辟才胡同,我是大家伙看着成长起来的。如果我苏曳食言,您直接去我家砸我的门,啐我的脸。”

    那个老者跪下道:“青天大老爷啊,青天大老爷啊。”

    “我买,我买……”老者道:“我出三百五十两银子,买一百亩!”

    苏曳一下子就嗅出了一个家族的衰败史。

    这个老者能够拿出三百五十两银子买田,之前家境肯定是可以的,但现在家道中落了,儿子生得多,也找不到活计,爱子心切,所以用棺材本给儿子们寻一个出路。

    至于说种田没出息?

    那是现代社会,在清朝耕读传家,很清贵的。

    而且老者一下子买一百亩,每个儿子三十几亩,也算是小地主了。

    “老三,银子,银子……”老者道。

    苏曳不由得朝林厉望去,这是不是你找的托?

    林厉摇了摇头,这不是他找的托。

    一个壮汉领着一大包银子。

    老者接过之后,几乎提不动,无比郑重地将银子放在苏曳的手上。

    “苏曳大人,我买!”

    顿时间,苏曳眼圈微微红了。

    这不仅仅是银子了,而是沉甸甸的信任。

    这可是老人家一辈子的积蓄了。

    而且这完全是出自于对苏曳个人的信任。

    苏曳接过银子,握住老先生的手,久久无言。

    足足好一会儿,他颤抖道:“定不负老先生托付。”

    而老者也算是个读书人,立刻感受到了苏曳的这种情绪感染。

    “苏大人,我这三个没有门路的儿子,也跟着您一起去江西了。如果有一点点本事的话,就在您的那个工厂做事,如果没有本事,就让他们种田,耕读传家,开枝散叶。”老者沙哑道。

    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沉默的糕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沉默的糕点并收藏篡清:我初恋是慈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