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接风宴直到下午三点过才结束,整个文化馆除了几个矜持一点的年轻女性,几乎全都喝趴下来。

    当然方向阳通过装醉还是稳住了节奏,最后没有人事不省,不过还是很不舒服。

    第二天方向阳十点过了才去文化馆,他以为自己去晚了,结果除了他之外,就那几个没有喝醉的女士到岗了,其他人全部在家睡大觉。

    这班儿上的,真有意思,是个混日子的好地方。

    方向阳想到昨天杨红霞发出的挑战,还有她老子给下的政治任务,一时间有些头痛。

    说实在的,他虽然前世活了六七十岁,可文采却谈不上太好,否则他早就成了大作家了。

    想要靠他自己的文采写出文章在地区甚至更高级别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可能性不咋大。

    于是他果断的求助空间小助手“可不可以将77年78年这两年,华夏核心报刊和内参的文章搜索出来。”

    空间小助手立马回复“可以,需要打印出来吗?”

    方向阳震惊的问道“还可以打印吗?太好了,立马答应!”

    嘟嘟嘟的一阵轰鸣声之后,方向阳发现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资料。

    吓的他赶紧去把门关上,这要是让人看到了还得了。

    关上门之后,他立马翻看那一堆资料,从中选了几篇和当下紧密相关的文章放进了抽屉里,然后将其他多余的一股脑的收进了八宝玲珑空间中。

    做完这些后,方向阳才拿出纸笔,开始抄一篇《理论上根本的拨乱反正》的文章。

    这篇文章本来该是下半年才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平息《两个凡是》的大讨论,从而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

    这是一篇划时代的文章,在华夏近代有着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重要的位置。

    因为这篇文章吹响了反对两个凡是的号角,从此越来越多觉悟起来的人开始认清现实,从而有了78年5月份光明日报的那篇经典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方向阳悉悉索索的当着文抄公,反复对照了好几次,没发现错别字,发现书写也很工整后,才将抄好的整齐的放在书桌上。

    此时的他内心有些惶恐,同时也有几分激动,还有几分忐忑。

    因为这篇文章的原作者乃是一位省级大佬,文章一出立马就引起了整个华夏思想文化界的震动。

    方向阳原本打算低调的,但现实逼着他不得不迎风而上。

    整理了一下思绪后,方向阳又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一字不差的抄了下来。

    等到他抄完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外面已经响起了吃饭的铃声。

    于是他赶紧将原稿收起来,然后朝食堂跑去。

    机关食堂虽然不小,但中午承接着四个单位同时用餐,去晚了好饭菜肯定是没了。

    方向阳来到食堂后,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了。

    食堂吃饭虽然也是要钱的,但比外面的国营饭店便宜了很多,而且不要票。

    所以机关食堂的工作人员都指着肉菜打,一份回锅肉只要一毛二,外面要三毛五,一份鱼香肉丝只要一毛,外面是三毛……

    方向阳心心念念的看着前面回锅肉的盆子,心里有些着急了,别排到了菜没了,那就悲剧了。

    不过还好,他排到的时候,菜还很多。

    方向阳直接来了三个肉菜“回锅肉、鱼香肉丝、土豆烧排骨!”

    打菜的大妈看了方向阳一眼“小伙子,你农村来的吗?”

    方向阳愣了一下“是的,饭量大,没办法!”

    后面的几个眼镜男冷嘲热讽的说道“跟没见过肉似的,农民就是农民,真丢人!”

    方向阳打好饭菜后,路过那几个眼镜男身旁时说道“农民不丢人,丢人的是看不起农民的那些人。

    吃着农民种出来的粮食、蔬菜,骂着农民的人才最丢人。

    就像吃屎的狗,把拉屎的人鼓住了一样。

    可笑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几个眼镜儿男刚想反驳,就只人开始鼓起了巴掌“说得好,刚吃了几天白米饭,肚子里的红薯屎还没拉干净,就开始嘲笑农民,这样的人最可耻,呸!”

    “就是,以为自己是谁呢,朝上数三代,谁家不是农民,嘲笑农民就是嘲笑他祖宗十八代!”

    “数典忘祖的东西,哪个单位的?文联妇联那边的呗,仗着自己家里有人当官的,祖宗都不要了,呸!”

    ……

    几个眼镜儿男知道犯了众怒,打好饭菜后立马就端着跑了。

    方向阳找了张靠近角落的桌子坐了下去,开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黄光亮见他一个人在那里吃饭,摇了摇头,端着饭碗走了过去“方副馆长,我可以坐在旁边吗?”

    方向阳一看是黄光亮,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了,你随便坐,这里是公共食堂,又不是办公室,不讲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70年代发大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寒山居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山居士并收藏在70年代发大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