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雪已毕,夜无眠抱拳作别白发老媪。

    临走前,白发老媪从家里拿出一个酒葫芦,里面装满了温热的烧酒,恭敬捧过来,殷勤款款,劝夜无眠路上饮用取暖。

    夜无眠拜谢不已,江湖风雪染霜衣,唯独这淳朴的农家情谊,让他浑身上下,如沐和煦春风。

    按照她指引的方向,不一会儿,便到得大路之上。

    说是大路,其实也不甚宽阔,大约能供三人并行。

    积雪覆盖之下,尖硬的石子颇多,踩上去颇为湿滑。沿着下坡,可得仔细着,一不小心,就会摔个狗吃屎。

    下行得三四里,绕过几个盘弯,转了几处陡途,夜无眠拣了一根枯枝,仔细拨着于路上的雪,探着底是否结实。

    他生怕雪下面有暗窟窿,这要摔将下去,摔得深了,轻功再好,也是于事无补。

    这段路程,行了一个时辰,行得天将将擦黑了,才在视野尽处、层层雪窠里,看到一座不高不矮的庙宇来。

    那庙宇砖青瓦黑,壁上涂刮字迹、划痕颇多,蔓延着长了层层青苔,青苔上沾了雪。

    雪还在下,把这庙宇勾勒得,像是风雪之中的一座孤城。

    夜无眠走到近前,看了正上方的横木,上挂三个灰金大字,“关王庙”。

    字体清瘦,多用细笔,字角勾连处如竹叶开花,自有一股富贵韵致,扑面而来。

    这等字迹,夜无眠正巧识得,乃是故宋时的官家,曾经为国北狩、风流无羁、册封自己为道君皇帝的赵佶所创之瘦金体。

    此三字,定是一应丹青妙手,书法名家仿写的,否则哪得如此神似?

    只是,关二爷爷义勇无双,他的庙宇题字,以夜无眠的浅见来看,当用颜、柳大字装点,或是欧公遒劲,如危石耸立,孤高清寒,如何却用徽宗?

    或许是故宋以来,民间开始把关二爷奉为武财神,财神送财,配上皇家富贵字,也是极为得当了。

    夜无眠摇了摇头,又看了旁边一排风蚀小字,上书:大宋嘉定十五年冬立。

    “嘉定十五年……”

    夜无眠心头好一阵计算,将历代皇帝年号一节节对应下来,最终才算得,此庙建于整整三百年前,不差一年。

    “整整三百来年过去了,此庙不倒,难能如此。”

    推门而进,步入庙中,一股尘封气扑鼻,关公雕像映入眼帘。

    青铜金身长约丈许,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两只金刚目,怒视东吴鼠辈;一张枣红脸,威镇曹魏狼兵。

    右手前伸,似张昭烈克复天下之大志;左手回屈,握着百姓梦寐以求金元宝。

    “嗯?金元宝?”

    头一次看到关公雕像拿金元宝的,这倒是稀奇了。或许是身兼武财神职位之故吧?

    夜无眠在那金元宝筑器上看了一会儿,虽是称奇,倒也没有多想,马上又移开目光,往左右看去。

    左边护卫着义士周仓,擎住青龙偃月刀;右边挺立着长子关平,捧起虎符上将印。

    三尊雕像,虽都蒙尘已久,蛛网牵连结搭,甚至虫儿尸体,零散布着。但自有一股忠义之气,隔着千年光阴扑将而来。

    关羽,这位生前仅拜为侯的男子,死后却因其忠勇,渐次被追封为公、为王。甚至几十年后,在大明的那位猫奴皇帝那儿,还被封了帝。

    此庙既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彼时关公的最新封号,当为南宋孝宗皇帝于淳熙十四年所封的,“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所以庙宇题字“关王庙”,确是符合当时时代。

    到了国朝,宪宗皇帝又封“崇宁义勇武安王”;而去年大行的正德天子,更是于正德四年时,将大明境内的的所有关公庙,都改名为了“忠武庙”。

    此庙想来是深藏于山林中,人迹罕至,官府无利不起早,也懒得来改,以是保留了故宋题名的“关王庙”,由得他去了。

    地上没有蒲团,夜无眠也不嫌弃积灰甚厚,直接就屈了双膝,向关公三人好生拜祭。

    天色几乎已经暗了下来,雪却还在下个不停不歇,若无意外,他今晚应当是住在这庙中了。

    古语常说,“一人不进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

    古时候,野外的破庙,常成为野兽栖息地,强人藏污纳垢所,因此老祖宗才嘱咐,轻易不得进庙,免得杀身之祸。

    可这荒郊野岭,风雪彻骨地寒,如不在这关帝庙中托身,又要去哪里过夜?

    手上无灯,天上想必也无月,一晚上下来,纵是逆通境界,也很有可能在这冬夜中横死非命。

    相比之下,关王庙反倒是个安全的所在。

    这庙内,倒也便于过夜栖身。

    除正中主殿外,左右各有耳房一间。左边耳房还有厨房一室。

    已经倾颓的灶上,搁置着一口生锈的铁锅。内中半锅脏水静置,水面结了一层薄冰,间夹着灰渣等杂质。

    灶旁堆了几捆松散的干柴,还有满是缺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诗剑江湖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剑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剑书生并收藏诗剑江湖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