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听闻颜良领两万大军一路朝着临淄而去,大喜,顿觉收复青州失地有望。

    他急忙领军一万,想跟上赵尘大军的步伐,准备沿着寿光、益国而入齐国境内,与颜良大军东西夹击,让赵尘首尾不顾。

    可刚起兵几天,便收到前线送来的消息,颜良长途奔袭,被赵尘设计击杀,一万大军剩余数千人。

    袁谭大惊,带着众人的愤恨,灰溜溜地回到了都昌城。

    话说刘备得到信使传来赵尘“请主公安心守徐州”之信,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

    正坐在一旁议事的简雍、糜竺、孙乾三人见状,心中压力也逐渐缓解。

    毕竟刘正礼的曲阿被孙策击破之事,关系到整个徐州的安危,曹操那边还在一直催促着出兵攻打袁术,一同剿贼。

    袁术一方因为刘备依照赵尘计谋,不理会袁术,让袁术颇为愤恨,甚至还想出兵攻打刘备。

    好在主簿阎象劝住,一旁的杨弘也劝说袁术,不可冲动,免得惹怒刘备,起兵来攻。

    毕竟此时刘备不出兵,也不助曹操便是最好的状态。

    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刘备的徐州今后可能是一条退路,如今能对抗曹操也只有刘备,回冀州之地也需要经过徐州。

    袁术无奈,只能作罢。

    如今赵尘来信,让刘备安心坐镇徐州,便是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今之计,便是依照先前赵尘所留之言,大力发展徐州,让徐州的粮食生产得到有效恢复。

    经历袁术称帝之事后,徐州便能成为一方富庶之地。

    行军打仗不仅打得是兵力将士计谋,更是比拼国力,无粮大军寸步难行,无马难以驰骋疆场。

    三人听了刘备之言,相视一眼,各自明白自己的任务。

    对于行军打仗,此三人并不擅长,所以刘备也没有想着要询问他们的意见。

    但是经商、内政、外交,三人便是擅长的。

    另一边,关羽到达广陵后,休整了一日,便再次启程前往曲阿。

    半路上便收到了赵尘送来的书信。

    关羽打开信,认真研读。

    信中云:云长速速前往曲阿,迎刘正礼于丹徒,切莫让刘正礼前往豫章郡,而后速速回广陵。

    底下还有另一份给太史慈的书信。

    刘繇前往豫章郡,最终还是病亡,但如今与赵尘有关系的是豫章太守人选。

    建安元年,豫章太守周术因病而亡,太守之位悬空。

    若是按照刘表后援之理来说,理应由诸葛玄出任,但先前朝廷刚刚任命朱皓为太守,两人还生了冲突。

    刘繇匆忙去豫章郡,会助朱皓坐上太守之位,将诸葛玄赶回襄阳刘表身边。

    这是赵尘不愿看到的。

    如今诸葛瑾已经纳入刘备势力,诸葛玄只要不回襄阳,诸葛亮极有可能会助其守豫章郡,让孙策望郡兴叹。

    届时再让刘备出面,去收下诸葛亮,既能直接找到诸葛亮,又能拿下豫章郡,乃一举多得也。

    此外,还有关键的一点。

    迎接刘繇回广陵,太史慈便真的纳入刘备帐下。

    刘繇并非战亡,而是因病而死,此事恐怕赵尘没有办法把控。

    按照赵尘的预计,估计也就这几个月时间。

    读完,关羽将信放进怀里,又拍了拍放信的胸口位置,自信地前往丹徒迎接刘繇。

    正如赵尘所料,刘繇兵败曲阿之后四处乱窜,不知该去何地。

    若是有许劭在,恐怕早就从丹徒登船,逆流而上去豫章了。

    可历史被赵尘改变,许劭如今在刘备帐下。

    没有人给刘繇出主意,他也不知道该去往何处。

    南下无处可寻,皆是孙策之地,唯独北上去江边渡口寻机会。

    关羽按照赵尘指令,与太史慈二人,领大军在丹徒附近接应。

    刘繇见之,心中大喜,急忙跟着关羽渡江前往广陵安身。

    太史慈对关羽和赵尘的接纳心怀感激,虽说自己并没有得到刘正礼重用,但刘正礼十分清廉且有威望,算是个不错的主公。

    可惜刚到广陵没多久,刘正礼便病倒去世了。

    刘备下令厚葬刘正礼,并前往刘正礼故乡接来其家人善待之。

    而后,关羽便将赵尘先前给太史慈的书信拿出来,交给了太史慈。

    一切都如赵尘书信所料,字里行间,丝毫不差。

    关羽不得不感叹,军师真乃神人也!

    太史慈收到书信,信中有言:“子义将军,尘已应根矩先生之求,不日出兵收复东莱,若是将军有意,尘请将军一同前往。另请将军协刘正礼回归故乡。”

    太史慈明白赵尘的意思,他对关羽说道:“关将军,慈多谢刘使君厚礼吾主。今日起,慈便北上,与厚德先生一道收复东莱郡。”

    次日,太史慈便领刘正礼的棺木,在刘备等人的瞩目下,离开了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刘备的桃花军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州布衣并收藏三国:刘备的桃花军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