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着哥德堡。在十几年前,瑞典王国为了防止英格兰和丹麦海军侵入哥德堡,曾经在几座小岛上修筑过炮台和军营。

    战争结束后,军队陆续撤出这些小岛,但上面的附属设施并没有被拆除,而是被用作附近海域捕鱼作业的渔民临时休整之地。

    五个月前,位于群岛北边的霍诺岛和厄克勒岛突然进驻了大量的人员,有齐国的外交官和军人,也有瑞典王国的官员,但更多的是被征调来此的建筑工人。在齐国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工人们开始在两座小岛上大兴土木,建设要塞和码头。

    炮台、军营、医护所、仓库、泊位、码头、堡垒,在数千工人日夜不停地施工下,以飞快的速度被建了起来。随后,就是一艘艘商船将无数的火药、煤炭、粮食、酒水、蔗糖、茶叶等物资不断运至岛上,存放在那些匆匆建好的仓库里。

    在十月初的时候,一支齐国舰队悄然驶入两座小岛,并卸下了两千名全副武装的军人。

    哥德堡的瑞典官员和驻防的军队对此情形,仿若视若无睹,任由一支外国军队进驻瑞典王国的领土。

    不过,有消息灵通的商人自然是明白其中缘由,那两座小岛早在几个月前就被瑞典王国卖给了齐国,成为对方在欧洲的一处海外领地。君不见,岛上已经升起了齐国的旗帜,以此宣示主权。至于进驻军队,修建炮台和要塞,当然是为了保卫他们的领土。

    12月20日,下午1时,汉内斯·默顿随同船舱里的一百多名被俘船员赶上了甲板,准备下船登岸。一股冷冽的海风吹来,使他不由打了一个激灵。

    环顾四周,附近帆影重重,许多船只抛锚停驻在港湾内,等待码头泊位的空出。两座小岛处相距不到四五百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岬湾,将汹涌的海浪挡在外面。

    岛上有许多建筑,也有许多人,在这般寒冷的天气里,仍旧在忙忙碌碌的,有搬运货物的,有整理房屋的,也有处理鱼获的,远处还有一些军人似乎正在操演。

    看来,这里又是齐国人偷偷建立的秘密基地。根据航程和这里的气候,大概率还没有离开欧洲。就是不知道,此处到底是哪里?

    “磨蹭什么呢?……赶紧下船,勿要耽误时间!”汉内斯·默顿正在打量着周围的情景,耳边传来一声呵斥,随即便被不耐的水手猛地推了一把。虚弱的身体,加上多日行船,腿脚早已软绵,他立时踉跄地扑倒在地。

    随行的丹尼斯·波尔连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然后两人相互搀着,朝舷梯走去。

    码头上有数百名士兵,裹着厚重的灰色呢绒大衣,排成两列,端着火枪,对着依次下船的俘虏,虎视眈眈。

    “汉内斯,这些士兵好像不是东方面孔。”丹尼斯·波尔一边走着,一边小声地说道:“难道是齐国的雇佣军?”

    “他们是齐国的印度仆从兵。”汉内斯·默顿说道:“这些士兵都是齐国人从印度征召的土人,为他们征战四方。“

    “哦,一群类似德意志雇佣兵的群体。”

    “不,他们与德意志雇佣兵完全不同。”汉内斯·默顿摇头说道:“这些士兵完全是由齐国人控制的,属于他们的……炮灰部队。”

    “你懂得可真多?”

    “我也是与那些曾经去过东方的水手交谈后,才得知这些事情的。”

    “我们这是在哪里?”

    “应该在北方某处群岛的位置。”

    “北方?”

    “是的,天气这么寒冷,只能是在北方。……挪威、丹麦,或者瑞典。”

    “……”

    “我猜测,是瑞典。”

    “为什么?”

    “北方的几个国家,只有瑞典跟我们英格兰关系紧张,还发生过战争。”

    “哦,上帝!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瑞典人是站在了齐国人那边了?”

    “……呃,或许是吧。”汉内斯·默顿摇了摇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英格兰能战胜齐国吗?”

    “我不知道。不管这场战争最终谁能赢,我都希望它快点结束。”

    ——

    12月22日,斯德哥摩尔。

    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将手中的报告轻轻地放在桌案上,然后起身走到墙边的一幅地图前,沉默地看着波罗的海周边形势。

    东边的俄国虽然组织了一支三万余人的军队杀入高加索山区,与齐波联军在亚美尼亚地区交战,但警惕的俄国人仍旧在维堡驻扎了一万余精锐的射击军,在彼得堡附近也有一八千余近卫军驻扎,以防他们瑞典王国趁机偷袭。

    波罗的海南岸的波兰、普鲁士、汉诺威,以及萨克森等几个国家仍旧在互相玩着军事恐吓的把戏,试图以频频军事调动来吓阻对方不得轻举妄动。

    西边的丹麦正在逐步恢复他们的海军实力,似乎想彻底掌控厄勒海峡,以确保哥本哈根的绝对安全。他们甚至仍旧不放弃申索对斯堪尼亚地区(今瑞典南部)的主权,谋求再度将该地纳入丹麦王国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重庆老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重庆老Q并收藏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