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

    就在三十五组跑班完成炮火架设,高低俯仰调整,弹药手们将一枚枚合计三千发炮弹堆放在跑位旁边的时候,西野中队抵达了预定炮击位置。

    “开炮!”

    李云龙下达了开炮命令。

    “全速射。”

    “把炮弹打光。”

    徐平精确的执行了李云龙的命令。

    砰砰砰···

    60迫击炮开火的声音并不响亮,声音相对低沉,宛如大鼓奏鸣的前奏鼓点,炮手只需要塞一块棉花就能轻松隔音。

    所以当三十五声奏鸣接连不断响起,听上去格外悦耳。

    ···

    “敌袭。”

    “卧倒。”

    虽然已经靠近辽县,距离只有不到十公里,但西野上尉依旧十分警惕。

    土八路不可能在这里伏击,

    但那个神秘的土八路顶级射手,极有可能发起最后的袭击。

    只是西野怎么也没有想不到,他没有等来一发神出鬼没的子弹,而是等来的了宛如满天遍雨般密集的迫击炮炮弹。

    美国m2式60迫击炮,最大射程30发每分钟。

    一共三十五门炮。

    此时,落在经过宋家村靠近和顺,也就是和县公路上的西野中队头上的炮弹,最快的时候达到了每分钟1050发炮弹。

    每个鬼子头上顶了五发炮弹。

    虽然因为炮手体力和熟练度,调整底板射角,以及炮管过热,一分钟之后,炮击速度就开始降低,但开战前四分多钟,就有三千发60迫击炮炮弹落在了西野中队头上。

    如此人均密度,不能说是战争史上罕见,毕竟比起上次欧战,这差远了。

    但放在鬼子头上,绝对是罕见。

    毕竟,如今是四零年四月,鬼子自始至今,还没接触过什么像样的对手,上一次遭遇强敌打出激烈陆战,还是乃木希典。

    那一次,近两万鬼子玉碎,沙皇俄国投降,但鬼子天蝗虽然信任乃木坂西,但明显不信任其能力,战后被解除实权,给了个虚职,送去大学教书。

    几年后,乃木希典自杀,让鬼子天蝗看到了加强武士道精神的契机,顺手封了一个战神。

    警惕的西野发现了漫天遍野落下的炮弹。

    迫击炮炮弹初速低,出膛后速度还会进一步降低,再加上大弧线弹道,只要足够警惕,可以在落下之前一两秒发现。

    但这点时间,反应慢的鬼子甚至连卧倒都来不及。

    而且太密集了。

    每分钟超过一千发炮弹。

    60迫击炮炮弹杀伤直径也有十米五左右,加上提前标定的射击诸元,哪怕精度不够,也足以笼罩整个西野中队。

    轰轰轰··

    密集的爆炸在西野中队队列中腾起,卷起的硝烟,扬起的尘土,几乎要将整个西野中队遮蔽。

    鬼子的确分散了,但依旧是行军队列,又不是可以承受炮击的大散兵线,面对提前准备的密集炮火,几乎一个照面顿时伤亡惨重。

    一点比不河津中队好。

    前线观察的马荣顺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接着一个鬼子,成片的倒下。

    甚至比上次速度快多了!

    割麦子的描述,已经无法形容鬼子倒下的速度。就宛如,成上百个壮汉,冲进麦田里,挥舞着镰刀,奋力收割的样子。

    让马荣顺心里不由得想起了教导文化学习的那些专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火炮才是战争之神。

    哪怕,只是一些60迫击炮。

    但数量足以弥补威力和口径的不足。

    “散开。”

    “请求战术指导。”

    面对前所未有的密集炮击,西野老鬼子指挥及时而且正确。

    卧倒,散开,寻找掩体,

    并且第一时间让电台给司令部发报。

    但此刻他面对的是火炮集群。

    虽然只是威力弱,射程近的60迫击炮,但火炮就是火炮。

    比枪支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破片杀伤,比枪支威力杀伤效率更高,更难以应付。

    鬼子显然无法像上次一样,及时发起反击,特意加强的那一门,一直处于牵引拖拽的九二式步兵炮,也因为被重点关注,始终无法发挥。

    鬼子能做的,只能尽量散开,后退,避免伤亡过大。

    不知不觉间,短短几分钟时间,鬼子队形已经拉开超过千米,汇集在一起的鬼子最多只有半个小队。

    “进攻!”

    当炮击接近尾声,由李云龙,孔捷,张大彪,沈泉,以及一个老红军营长亲自带队的五个加强连,从四面八方切入战场。

    将战斗推入第二阶段。

    ···

    与此同时。

    太原机场。

    五架满载的九七式攻击机就已经起飞。

    辽县的北井大队也开始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的客户李云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扑街写手路人甲并收藏我的客户李云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