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树的影!

    比起稀里糊涂被看一眼就死透了的壮汉,杨猛当然晓得宁海禅的厉害。

    教头两个字,何解?

    传武授艺,为“教”!

    万人从之,为“头”!

    武行里头,绝没有随便乱叫的名字。

    能以一己之力,压服有鱼栏、柴市、火窑撑腰的熊鹰虎豹。

    宁海禅的威势之重,可见一斑!

    莫说二练大成,汞血银髓的好手。

    便让三练圆满,水火仙衣的高手前来。

    也未必敢对教头说个“不”字。

    “很识相。我宁海禅教徒弟,大家都知道规矩。

    同层次之内,若有冲突相争,死活不管。

    同辈分当中,若有仇怨梁子,死生自负。”

    宁海禅伸出两根手指,目光冷然:

    “谁要以大欺小,我不介意踩他脑袋,让他也尝一下被碾的滋味。”

    杨猛眼皮狠狠跳动。

    都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可黑河县为什么都认教头稳坐头把交椅?

    原因很简单。

    早在五年之前,宁海禅就已踏入四练大关,开始圆满周天采气!

    有人猜测,他很可能完成蜕凡,冲击道境之门!

    “我儿之死,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请教头放心,自今日起,杨某见到您的高徒,退避三舍,绝不碰面。”

    杨猛深吸一口气,颤动的面皮平静下来,将脑袋埋得极低,几乎跪倒磕头。

    “阿七,过去上柱香。

    冤家宜解不宜结,出门在外交朋友好过树仇敌。

    我平生最不好斗,却善解斗,你往后多学学为师的为人处世,保准行走江湖无往不利。”

    宁海禅自觉这桩事办得不错,双臂环抱等待徒弟送上夸奖。

    我这师傅真是深谙啥叫以力服人……

    白启慢慢摸索出教头的性子,知道一味的吹捧容易腻味,而且显得谄媚做作,必须有技巧的提供情绪价值,才能讨得欢心。

    “师傅说的对!不过徒儿以为,我身份低,本事差,没有师傅你这样的纵横逸气,雄阔胸襟。

    未必能够让那些豪杰心折,甘愿相交……徒儿还需要再磨练!

    多多跟在师傅身边,才能继续上进!”

    “你这孩子,怎么净说大实话。”

    宁海禅坦然受下,颇为满意,这可比带着阿成舒心多了。

    白启象征性上完一炷香,转头退回新认的师傅身后,眼睛余光瞥见腰身佝偻的杨猛,不禁暗自感叹:

    “这就是有靠山的感觉啊?真是爽快!

    难怪梁老头费这么大的劲,都想让我拜进大武馆,争取亲传名分。”

    即便没入教头的法眼,换成断刀门的穆春、神手门的韩扬之流,今天多半也是一样的结果。

    无非过程麻烦一些,更讲究人情世故,比如办几桌和头酒化解之类。

    这便是拜入大武馆,成为亲传的好处。

    认下有头有脸的师傅,有一帮师兄弟摇旗助阵,谁也不敢小瞧,更不可能随便拿捏生死。

    “出来混,除了能打之外,还是要讲势力讲背景。”

    随着宁海禅离开灵棚,白启心中格外轻快。

    没了杨猛这头拦路虎时刻盯着,做啥事都能少去几分后顾之忧。

    “你要早些一练大成,打死杨猛。”

    宁海禅走在前头,突然开口道:

    “为师再教你第二课,惹了仇人,千万不要存有化解干戈的念头。

    若是打得过,就直接上门捶死他。”

    一练大成?

    然后捶死二练的杨猛?

    教头你也忒不把对方当人了!

    白启愣了一下,仔细咀嚼教头这番话:

    “师傅你刚动了杀心?”

    宁海禅双手负后,行在长街,莫名有种鹤立鸡群,不与凡俗相同的独特气质:

    “没错,适才灵棚里,杨猛但凡顶撞一句,我就会当场打杀他。

    可惜这老狗聪明,知道装孙子,我便不好再以大欺小了。

    只能将他留给你了。”

    白启面皮一抽,心头震动。

    他这师傅做事确实很接近“无拘亦无束”,突出一个干脆爽利,绝不拖泥带水。

    感觉“教头”威名如此之重,极可能是当年为黑河县武行立规矩,给那些三练高手留下太深的心理阴影。

    否则杨猛这种老登,岂会果断认怂。

    “武行结下的梁子,往往因为师门牵扯,关系复杂,最后形成盘根错节,世代积累的血仇,烦得很。

    照我看,远不如用生死了结,省得后辈遭罪。

    所以,你心里头要有一笔账,把仇家名字个个记清楚。

    等武功高了,挨个打死,免得留祸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独掌道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白特慢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特慢啊并收藏独掌道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