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当国士,当有国士之能。

    如今,李基自问欠缺甚多,因此几乎是争分夺秒地读着刘关张的藏书,以充实自身。

    很快,黑幕笼罩于这片燕地。

    也幸好涿县以南多为平原地带,而非崎岖山路,再兼之兵马均为燕地人士,军心可用,因此即使是夜间行军也没有发生什么骚乱,趁着夜色顺利地抵达了大兴山。

    随即,作为这两千人马的领军,刘备、关羽则是寻了个地方进行安营扎寨。

    在这个过程之中,李基也是默默地对照着军书所学进行对照,颇有感悟。

    安营扎寨与夜间行军,这二者显然都颇为考验统兵将领能力。

    其中,同样也是初体验的刘备、关羽,在李基眼中也是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生疏变得熟练,最后大汗淋漓地长舒一口气,默默地回味着初体验的美好与狼狈不足之处。

    “备实乃初次统军,实在是让子坤见笑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刘备,匆匆走进营帐向着李基告罪开口道。

    李基则是笑着说道。

    “不,玄德兄年少不愧曾拜卢公(卢植)为师,虽是初次统军,却也是有条不紊,令人佩服。”

    “当真?”

    刘备的眼睛略微一亮,显然对于李基的认可很是放在心中,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

    这一下,倒是将李基给问住了。

    人家就是客套一下,你这么较真可就不太礼貌了。

    有一说一,刘备放在整個时代而言,或许算不上是什么一流统帅,但也绝非是平庸之辈。

    抛却最为突出的个人魅力与感染力之外,刘备其余方方面面都算是小六边形战士。

    也就是方方面面都行,但又都不太行的那种。

    以着一百分为满分而言,刘备大概就属于魅力拉满,其余都在八十分左右徘徊之人。

    莫要小看八十分,整个时代单项达到八十分以上的,大概每一项都不会超过百人,更遑论刘备是方方面面都有着八十分左右的水准。

    只是,东汉末年三大以弱胜强战役,好牌打得稀烂者,恰恰分明又是袁绍、曹操、刘备。

    一把夷陵大火,将蜀汉的桃园中兴汉室之梦烧成了白地,一统天下的底蕴,一夜消散为烟。

    因此,其余方面李基倒是不介意夸一夸刘备,唯独统军方面,刘备实在不宜信心太足。

    这些念头在李基心中一闪而过,而后正色道。

    “玄德兄,基有一问,不知玄德兄之志是为百战百胜之将领,亦是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还是执政安稳一方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又或是钻研工、医、农等项,以图可福泽百姓、名垂青史之境界?”

    刘备闻言,沉思片刻,然后摇了摇头,说道。

    “我年少尝学于卢师,卢师对备之评价不高,为将定不如伯圭,为谋士更是愚笨不堪,至于工医农等项,涉猎亦不多尔。”

    “如有可能,备愿执政一方,为天子牧民,保百姓安居乐业,再现大汉中兴盛世。”

    李基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玄德兄就不该痴迷于统军之道,宜将精力放于驭人之上。”

    “嗯?”刘备。

    “君可闻高祖皇帝曾曰: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备怔于当场,久久不能回神,然后顿感恍然明悟。

    过去,刘备或由于出身,或由于能力,再兼之二十又四却碌碌无为,内心无疑存在着数分自卑与自我怀疑。

    如今,刘备却是有种骤然明悟的感觉。

    高祖皇帝四十八岁且为一亭长起于微末之中,今吾不过二十四,年岁不及高祖起义之时的一半,为何自怨自艾乎?

    高祖皇帝起义时有樊哙之勇,吾左右亦有云长、翼德;有萧何、曹参之谋略治政,吾又何尝没有李子坤?

    子坤,即为吾之萧何、张良、曹参也!

    高祖皇帝能推翻暴秦建立四百年之大汉,我未尝不……

    “咳咳!!”

    刘备猛地咳嗽了起来,连忙将脑海之中不知不觉浮现的大逆不道想法甩走。

    李基上前帮骤然咳嗽的刘备拍着后背,关心道。

    “玄德兄,你没事吧?”

    半晌过后,刘备这才缓了过来,说道。

    “没事,没事,承蒙子坤指点,一时大悟,有些许激动过头了。”

    “玄德兄是悟到了什么?”李基有些感兴趣地问道。

    这句话让刘备的老脸不自觉一红,左右推脱了起来,如何敢说自比高祖皇帝之事?

    不肖子孙,倒反天罡了这是。

    就在这时,一声大嗓门自营帐外响起。

    “大哥,俺回来了。”

    刘备一听,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宸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宸庭并收藏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