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从妹妹蔡夫人那里出来后,马上把弟弟蔡中,蔡和等蔡氏家族的将领召集起来。

    然后说出自己的决定。

    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不过在蔡瑁给所有人说出利弊之后,蔡氏族人在思考之后,同意了蔡瑁的意见。

    那就是发动政变。

    刘表突然过世,长子刘琦也突然疯掉自杀,然后众人拥立次子刘琮为主。

    当初孙坚之死可不仅仅是黄祖一人所为,蔡家可也是出了大力气的,而且射死孙坚的流矢至于是谁射的,只有蔡瑁知道。

    如果蔡家投降孙策,以蔡家在荆州的所作所为,很可能会被孙策彻底清理。

    现在只有继续坚守,等候朝廷的旨意,才有一线活路。

    所以现在看到刘表居然要主动投降了,蔡瑁急了。

    蔡家的根基产业都在襄阳周边,现在外边的襄阳周边的那些田产庄园坞堡已经被孙策军占领,想必那些财富已经不属于蔡家,所以蔡家的根基已经动摇。

    如果想让蔡家恢复以往的权势,只能是铤而走险。

    还记得当初刘表这边有人去了寿春吗?

    那就是蔡瑁所为。

    因为看到江夏黄祖有危险,才想让寿春的伪帝袁术帮忙分摊一下压力,结果屁用没管。

    虽然蔡瑁和蒯家兄弟都看不起黄祖,老想着削弱黄祖在江夏的权势,然后把两家的触手伸进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黄祖在江夏还是有用的。

    江夏是防御东南方向的壁垒。

    荆州能很长时间没有战争,黄祖是出了大力气的。

    有他镇守江夏,扬州方面的威胁基本可以解除了。

    所以蔡瑁和蒯家兄弟的意思是把自己人安排进去获得一部分权利,制衡黄祖。

    如果能把黄祖拉到他们这一方就更好了。

    不得不说蔡瑁的脑回路很厉害,一边打压,一边拉拢?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恩威并施?

    可是,恩在哪里?

    先把别人逐渐架空,然后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你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把人拉到自己的阵营里,这就叫恩?

    救命之恩?

    不过还别说,在后世,很多国家和很多人还真的都这么干过,而且成功的居然还不少。

    只不过那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样做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只不过你蔡瑁都在各种事情上针对黄祖这么久了,居然还想着来这招?

    真把黄祖当傻子啊?

    黄祖能够稳坐江夏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是真傻?

    蒯家也只是想派政务官员去江夏任职,然后方便把家族产业发展到江夏去,而蔡瑁想的却是如何收服黄祖。

    只可惜黄祖一直只忠心于刘表,对荆州其他人都是避而远之。

    俨然把江夏当成了自家的大本营,所有官员全是心腹之人,让蔡瑁和蒯家兄弟无数次的打算全部落空。

    而他们也是无数次向刘表告黄祖的状,但是都被刘表敷衍过去。

    刘表的想法很简单,黄祖忠于自己,只要他能守好江夏就行,其他的事情都好说。

    其实蔡瑁和蒯家兄弟的做法刘表明白得很,毕竟刘表也是有大才之人。

    只不过刘表现在年纪已经不小,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想着守好荆州这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而且刘表自己当初单人匹马入荆州,也是靠这两个大家族才站稳脚跟。

    蒯家一系的官员已经彻底把控了大半的政务,而蔡家一系几乎把控了所有军队。

    中立的官员很少。

    刘表如果失去这两个家族的支持,荆州牧的位置早就坐不稳了。

    现在刘表和蒯家兄弟决定投降了,那就代表着文官系统已经要投降了,作为军方实际掌控者的蔡瑁,就是最关键的一环。

    所以为了蔡家的延续,蔡瑁选择了铤而走险。

    不过面对蔡中蔡和等人提出的,该如何抵挡孙策军那么多攻城利器的问题,蔡瑁也想好了对策。

    而蔡家众人闻言大喜,如果孙策不怕名声坏掉,被天下人口诛笔伐,这个办法还是很管用的。

    商议已定,蔡家众人纷纷出发。

    他们要去军营里调兵。

    今天孙策军不会攻城,那今天晚上就是最好的行动时间。

    等到明天,襄阳城就在蔡家的掌控之中了。

    而且荆州牧也将是刘琮。

    等到长安圣旨一到,孙策退兵,那整个荆州都将是蔡家一家独大。

    在傍晚的时候,有刺史府的人到襄阳城中众文武的府邸送信,说让众人速去州牧府。

    当众人来到州牧府的时候,突然发现蔡夫人带着刘表次子刘琮跪倒在地大哭。

    而蔡瑁带着很多士兵围在堂外。

    众人大惊,蒯越急忙问道:

    “德珪,发生了何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重生孙十万,重写大汉版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萌萌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萌萌嗒并收藏三国:重生孙十万,重写大汉版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