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到李隆基如此生气的时候,还是王忠嗣被举报与太子串通一气那件事。

    后果就是王忠嗣差点被杀。

    “三郎莫要动气。”高力士连忙安抚道。

    “你自己看!你自己看!”

    高力士拿起来看了一份,顿时脸色也变了。

    李隆基再翻一份,顿时气得差点晕过去。

    “他竟然还在扬州把澄心堂纸的价格降下来了!”李隆基气得当场就要掀桌子,“钱!那些都是钱啊!他怎么能随便降价!”

    “圣人息怒!圣人息怒!”

    “你让朕如何息怒!”李隆基咆哮起来,“他是皇孙!他是太子之子!他敢私自带一个戴罪之身的边关大将去扬州!他这是要谋反!谋反!”

    高力士吓得当场跪下来了。

    这一次的李隆基,比王忠嗣那一次还要恼怒。

    在李隆基看来,这一次,李倓不仅仅是触犯到他的逆鳞,更是把赚钱的机会白白扔了出去。

    贪污钱监的钱,以及私自把王忠嗣找到扬州,这两件事很快被李隆基联想在了一起。

    钱和人,造反的两大必备资源。

    两天之后,这件事就在长安朝堂上下传开了。

    这一次的轰动不亚于任何一次。

    一场山洪海啸席卷了整个朝堂,绝大多数官员将矛头对准了建宁郡王。

    建宁郡王要谋反的声音,甚嚣尘上,淹没了其他任何一种声音。

    这导致太子已经失眠了两天。

    “逆子啊!”李亨仰天大骂起来,“早知道他如此混账,当时就不该让他离开长安!”

    “殿下,请立刻去跟圣人说,与建宁郡王断绝父子关系。”

    一个女子急匆匆走进来,正是张良娣。

    “阿耶,不可冲动。”李俶说道,“这件事可能另有隐情。”

    “还有什么隐情,整个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难道你要说整个朝堂都搞错了?”

    如此重大的事,又是弹劾到了圣人那里,写奏疏的人肯定是仔仔细细核对过。

    “殿下,若是晚一步,圣人降罪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张良娣走到了李亨的旁边,“现在建宁郡王已经成为整个朝堂的公敌,他谋反已经被证实,难道殿下真的不怕吗?”

    “阿耶,儿觉得张良娣说得对啊!”李儋趁机说道,“现在看来,三郎之前的行为一直都是故意遮掩自己的野心,他从洛阳到扬州,都是精心策划好的,其真实目的就是谋反!”

    李俶却反对张良娣和李儋的说话,他态度强硬道:“阿耶,三郎现在在扬州做出了不少政绩,他给阿耶带来的是未来,有三郎在,阿耶才更稳,阿耶难道要为还没有证实的事情,就轻易放弃吗!”

    这下李亨就更加为难了。

    准确地来说,天宝的朝堂上,所有的政治斗争,其本质就是皇帝和太子的斗争。

    皇帝表面上看占有压倒性的胜利。

    可是皇帝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老了。

    人一旦老了,随时可能会病倒。

    病倒不一定会死,但肯定行动不便。

    古代病倒之后,很惨的国君有哪些?

    很典型,齐国的齐桓公,那叫一个惨。

    人就是这样,任你以前多厉害,一旦你病倒,你对局面很快就会失去掌控。

    哪怕你的大脑还很清醒,但周围一定会投机分子会迫不及待想要让继承人来主导局面。

    所以李隆基怕啊!

    他这种害怕,是凡人的生老病死引发的害怕,他只能用权力的打压去弥补。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越老越固执,就来源于此。

    那李亨呢?

    李亨现在的处境不能说是紧迫,而是尴尬。

    李亨三十七岁了,李俶已经有了个娃,叫李适,也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

    这意味着李亨已经当爷爷了,但却还是太子。

    一个男人,三十七岁了。

    别说在古代,21世纪,一个人三十七岁,也感觉自己好像活了半辈子了。

    身为国家的储君,这个三十七岁的太子,一直心惊胆颤,他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呢?

    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他的心情。

    纠结、不甘、怯弱、矛盾,这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左右他的行为。

    李亨犹豫了一下,沉默地去更衣,然后沉默地走出去,沉默了到了南薰殿。

    这个时候,高力士刚好走来,他看见了李亨。

    “二兄。”

    “殿下,你是来找圣人说建宁郡王之事的?”

    “是的。”

    “你先在这里等等,我去把这份奏疏给圣人,让他先看这份奏疏,这是建宁郡王写的奏疏。”

    “哦,他……”

    “写的明年的收入的问题。”

    李亨微微一怔,心里琢磨着,现在都这个时候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画凌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凌烟并收藏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