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快马加鞭回了桃花渡。</p>

    推门一看,韦不琛端坐在香房中,静静候着。</p>

    “韦大人有事尽可去将军府寻陆某,”陆铮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替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何苦非得在这里等。”</p>

    韦不琛看他吊儿郎当的模样,就感到厌恶。可偏偏又不得不寻他。</p>

    “将军府不便说话。”他直截了当地说。</p>

    这人转性了?陆铮暗暗挑眉,懒洋洋地枕着双手靠在椅子上,假作不懂:“为何?”</p>

    韦不琛懒得跟他打哈哈,从怀中取出一截细细的竹子:“圣人口谕,让我带上此物来寻你。”</p>

    “巧了,我也有。”陆铮坐正了身子,从袖子里也取了一截细细的竹子。</p>

    合二为一,即为圣人密旨。</p>

    二人各自拆了封在竹筒口的蜡,倒出纸条,将两张纸条拼在一起。</p>

    “着令陆铮、韦不琛暗查许寿山卖官一案,务必详尽。”</p>

    不是查底耶散,而是要查许寿山。</p>

    许寿山是中书令许永周之长子,在吏部任职,和沈延一样,只是个说不上话的员外郎,可架在中书令的羽翼底下,这里面可以做的事就多了。</p>

    圣人这打算,已经昭然若揭。</p>

    陆铮眯了眯眼。</p>

    最近传许太后不久于人世,一直靠丹药吊着命。圣人显然是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只等着拿出证据来。只是,此事必须要暗地里进行。所以调查底耶散在明,而暗中筹谋的是一举扳倒许家。</p>

    明明找绣使就够了,却非要捎上自己,是不信任绣使?还是要借大将军的军权?或者二者兼有?</p>

    “韦大人,对此案有何见解?”</p>

    “时机。”</p>

    陆铮昨晚想了一整晚如何逆天改命,所得二字,也是“时机”。</p>

    他原本的计划就是将谌离使者勾结芮国兵部郎中谢敬才,合谋贩卖底耶散之事,宣之于众。因牵涉兵部和军马,自然父兄北征就会推迟。</p>

    二月的北地依旧寒冷,极不利于出征。若晚上一个月,胜算就多几分。</p>

    许寿山的案子并不难,难的是什么时候揭开。</p>

    陆铮难得欣赏韦不琛,这是第一次:“韦大人觉得何时是时机?”</p>

    韦不琛道:“谌离使者离开芮国之后。”</p>

    圣人既然走了这一步,说明太后没有多少时日了。然而重臣变动,朝局不稳,此时若还有使臣在,必有诸多不便,多半拖也要拖到使臣走了。</p>

    陆铮点点头:“上元灯节之后,谌离使者离京,十五日能到泉州。”</p>

    正好也是父兄北征之机。这么多重合之事,让他不得不深思,或许,圣人早已预谋了一切。</p>

    “你我各自调查,每三日碰一次。”韦不琛站起来往外走。</p>

    陆铮却笑道:“韦大人,过年啊,你不休息几日吗?待初五之后,再查不迟。”</p>

    韦不琛的步子一顿:“与其操心我,不如操心军饷粮草。”</p>

    那日在燕王府,燕王没有避讳,直接将颜贵妃的信读了出来。圣人如今最操心的,是钱。</p>

    燕王定是要出面解决此事。若圣人因此而免了燕王府的罪过,他还要受制于人。</p>

    “你有办法?”</p>

    “陵寝尚未停工。”说罢,他快步离开了桃花渡。</p>

    这事,陆铮知道,陆孝勇也知道。</p>

    圣人真想打赢这场仗,又怎么会舍不得暂停陵寝的进度?可满朝文武,又有几人胆敢站出来进谏的?</p>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p>

    陆铮沉思着。</p>

    临近过年,各处外放的官员都要回京述职,等到年后再去各处。不声不响,圣人就可以完成官员的调遣。</p>

章节目录

纾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神婆阿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神婆阿甘并收藏纾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