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叫周不通,曾是县学里的学生,听说颇有些才华,但为人恃才傲物,不肯遵守规矩,因为与师长起争执而被县学除名,所以才来考发解试。”

    万成举插话:“周不通我认识,算是同窗,他因打了欧阳博士才被除名的。”

    “哦……他为何打那个博士?”

    “据说欧阳博士对他寡母不敬。”

    刘异嘴唇轻挑:“哈哈,我总算知道了,你们俞博士不仅务实,竟然还是个老愤青,喜欢因人出题。他心里认为人若忍到无需再忍之时,就该奋起反抗,是以考了周不通牧誓。”

    “愤青何解?”

    “不用解,他骨子里该是喜欢离经叛道又不亏大节的人,我大概知道他会如何考我了。杨夫子,你将书经里的誓篇全都找出来。”

    万成举不明所以,刘异从哪就看出俞博士一定会考他誓篇?

    杨夫子问:“要除去考周不通那篇吗?”

    “不除。”

    “那一共六篇,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

    “我只要这六篇的译文,译得直白一点,写个大概就好。”

    “好,我马上写。”

    俞老头要考的几门,刘异还差春秋三传没谱,这几门他打算直接放弃了。

    尼玛,这几门实在太多篇章,规律很难找,基本划不出重点。

    万成举怀疑地问“你真能从考官性格推断出所要考的题目?”

    刘异自信道:“这叫圈范围押题,我押题向来准。”

    他上辈子不一定算是学霸,但一定是考试天才。

    他不仅擅长押题,还懂得答题技巧,否则怎么能在高考中炸出烟花。

    十二经,他现学是来不及了,但可以针对最可能的考题恶补一通。

    这时,包厢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穿黑衣的中年人走进来。

    他也是径直走到刘异身旁,放下张纸条就转身出去,什么也没说。

    这次万成举不需要刘异吩咐,直接打开纸条念:

    “第九名考生,宋之校问了三个问题,分别通译仪礼有司篇,周礼夏官司马叙官篇,礼记少仪篇第四段。”

    刘异戳着自己下巴算盘:

    《仪礼》一共十七篇,他们今天总共有十七名考生,大概每人分一篇。

    考完一人划去一篇,用排除法,到出发时最后差不多能将范围锁定在三篇之内。

    至于《周礼》和《礼记》,实在太难了,跟春秋三传一样,是他放弃的科目。

    考试这东西,四分凭本事,三分凭算计,剩下三分靠运气。

    若老子能拿到算计和运气分,就有可能斗过凭本事拿四分的人。

章节目录

大唐一根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叫王大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叫王大宝并收藏大唐一根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