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还有其它的原因在内,并不是他所知的。

    这些年来他立功无数,但远离了朝堂,对于朝堂中的事了解的并不多。

    本想多留夏守忠的,但夏守忠推脱了一番,就回宫去了。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老顺头管家在夏守忠离开后,脸上的褶子都笑没了,他躬着身子贺道。

    老顺头管家对于九省都检点与内阁行走这两个官职并不了解,但他却能够从贾蔷脸上的神色知晓这两个官职的不简单。

    “府中所有人赏两月例钱!”贾蔷笑着吩咐道。

    “谢老爷!”众奴仆齐声谢道。

    贾蔷拿着圣旨,将圣旨送到了贾氏宗祠内,他做为扬州贾氏的第一代,自是要将这等大事留在自家的族谱之中。

    与圣旨一同送来的,还有两套官袍,一套是正一品武官官袍,另一套是正五品的文官官袍,以及九省都检点的大印。

    官袍其实不只这些,随后会有人送来各种场合下所穿的官袍。

    用过了午饭,他换上了正一品武官的官袍,带了四名亲兵就出了门。

    之所以没有穿蟒服,是因为这次他是要去兵部。

    他没有想多耽搁,总要知道自己所辖的地域才能够放心。

    到了兵部,见到了新任的兵部尚书包纪安,原来的冷尚书虽拖延了一段时间,但还是退下去了。

    “贾侯爷,久闻大名了!”包尚书很是客气的接待了贾蔷。

    “包尚书升任兵部尚书时,我正在北方,没能道一声贺喜,甚是遗憾!”贾蔷笑着回道。

    包尚书见贾蔷如此好相处,也是内心轻松了不少。

    他收到了宫中的指令,贾蔷升了正一品九省都检点,贾蔷如今可是军中的大佬,兵部有很多事务都是需要与军队联系的。

    贾蔷的好恶,几乎可以影响到兵部的事务处置。

    最为重要的,贾蔷这么年轻,在大乾的影响力会持续数十年之久。

    “贾侯爷一身文气,谁会想到你竟然是当代名将!”包尚书笑着说道。

    双方彼此夸赞了一通,算是完成了第一次见面的寒暄。

    “我也知贾侯爷此次前来的意思,此为贾侯爷所辖范围,你的府衙还在修建,需要等上一个月左右才能完工!”包尚书将一封文书交给了贾蔷并解释道。

    正一品的九省都检点是有着自己的九省都检点府的,一应官员都会配齐。

    原本并没有负责南方军队的九省都检点这个官职,九省都检点设置了并没有使用,这等辖制了大乾半数军队的顶级武官官位,可不是随便就能够有人胜任的。

    特别是太上皇与景文帝争权的这段时期,太上皇并不喜欢将手中的军权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分散的军权更适合太上皇利用个人影响力进行管束。

    所以九省都检点并没有设置府衙,还需要重新建造,倒是官员并不用担心,从各处调过去就是了。

    贾蔷接过了文书,他看到自己所辖的省,心中不由暗惊。

    不是权力小,反而是权力太大了。

    金陵、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他这个九省都检点算是名符其实了,真正管辖了九个省的军队。

    他压制了激动的心情,细细看起了文书中的其它内容。

    这份文书有着很多页,内里有着兵部对这九省所有六品及以上武官的简单介绍。

    “由于资料过多,需要等九省都检点府衙建好,才能从兵部将九省范围内军队资料移交过去,兵部最近可是忙多了,就是为了将这九省的军队资料抄录!”包尚书笑着解释道。

    “多谢包尚书的支持,没有包尚书的帮助,我怕是很难轻易上手!”贾蔷抱拳感谢道。

    包尚书这边的配合,也是要看配合程度的。

    他完全可以等贾蔷要什么再给什么,可贾蔷没有管理九省军队的经验,很多情况并不清楚,到时指不定手忙脚乱很长时间。

    现在他这边极其配合,将资料提前备好,这份人情贾蔷必须要接下。

    “听闻贾侯爷还任了内阁行走,你可是你们那一批进士中官职最高的!”包尚书换了个话题说道。

    “我久不在京中,对于同年之事并不清楚!”贾蔷摇头回道。

    他那一批的状元,入了翰林院成了从六品修撰,虽说这个起点极高,但也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四年时间可不够。

    “贾侯爷也要与同年们多多交流,你可不只是武官,也是探花郎出身的文官!”包尚书笑着说道。

    “多谢提醒,还要包尚书多多引荐!”贾蔷回道。

    他能够感觉到,包尚书这位文官正想将他拉到文官体系之中。

    文官体系中最核心的,就是通过殿试获得进士的文官。

    而贾蔷恰恰就是这种人,属于根正苗红的文官,而他又任了正一品武官官职。

    拉拢贾蔷进入文官体系,等同于将武官中的一位大佬变成了文官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道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吃瓜子群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瓜子群众并收藏红楼道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