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秘密在云南建立了势力,并拉拢了土司,几乎让云南成了他一手掌控之地。

    二是北方的藩地,经过他的大量投入,藩地也算是建设的不错。

    但北方的军队经过贾蔷的改造,让北静王在北方军队中的布置全部落空,没有了藩地附近军队的支持,北静王就算是回到藩地,也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他选择了云南,通过水路快速到达了云南。

    早在四年前贾蔷搬空了水静王府地下宝库的那日起,北静王就加大了对云南的掌控力度,将大量人手放到了云南,就是为了今日的退路。

    “怪不得牛继宗会败!”贾蔷淡淡的说道。

    景文帝与两位内阁大学士听到贾蔷的话,都不由陷入了深思。

    牛继宗是镇国公牛清的后人,是四王八公中的一员。

    而北静王是四王之一,以四王八公的关系,牛继宗败的如此之快,其中是否有双方故意为之的原因呢。

    否则牛继宗也算是勋爵之后,自身又久领军队,如何会于数天内就败逃。

    单是京营一卫的战力,就能够以一敌数倍之敌。

    想要全歼京营一卫,土司至少要损失万余,以土司军队的军心,怕是万余人死亡,足够让土司军队崩溃了。

    这个时候,景文帝已有了让贾蔷领兵平叛的想法,但问题在于之前他两次拒绝了贾蔷。

    如果这时候一听是北静王做乱,就主动派贾蔷领兵,岂不是让两位内阁大学士认为他只有贾蔷一人可用。

    不管是谁领兵平叛,都需要粮草与装备的补给,所以接下来景文帝就与两位内阁大学士商量起了补给的事。

    其中还不时召来相应的官员,以提供最详尽的数据。

    从白天直至夜幕降临,东宫的灯火通明。

    两天后,定下由郎立安的父亲郎侯爷领军负责平叛,当天就离了京前往南方。

    云南的事,并没有对京城有什么太大影响,最多是民众聊天时,经常会说起云南叛乱之事。

    但贾蔷知道,情况并不乐观。

    通过太上皇的情报体系,云南那边的情报不断被送到京城。

    北静王发布了讨景文帝书,抬出了一系列的证据,说明了景文帝谋兄篡位。

    事实上有太上皇在,北静王的所谓讨景文帝书就是一纸空谈,但北静王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個借口,不需要大乾所有人相信,只要能给他手下人一个交待就可以了。

    而北静王在云南的布置,让投靠他的云南军队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

    郎侯爷领军攻击投靠北静王的大理城时,遭受到了强烈的抵抗。

    大乾军队足足攻打了十天时间,也没有能够攻破大理城,反而是损失惨重。

    谁会想到,大理城不但兵强马壮,还有着弩箭、火炮等重型武器,更是有江湖高手参与防御,对抗大乾军中悍将。

    贾蔷虽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却是从另一个角度知晓了战争对国家的影响。

    郎侯爷从几处大营调走了十万大军,又在前往云南的过程中,调动了各地的驻军,人数增加到了十五万大军。

    这十五万大军从调动开始,就产生了超出想象的消耗。

    贾蔷在内阁看到了一道道签发下去的命令,都是调粮草的命令,还有提前准备好的饷银。

    大乾军队在战时需要发放双倍饷银的,这是不能有丝毫耽搁的事。

    以前就有过因为饷银迟发,而发生兵变的情况,所以谁也不敢在战时饷银上有丝毫马虎。

    这还是初期,在大理之战打响后,每日战死的军士都需要抚恤,这又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大乾国库可没有余银了,也只能由景文帝从自己的内库开支。

    东宫,景文帝看着手中的账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主子,夜深了,您还是先睡吧!”夏守忠轻声提醒道。

    他也知道景文帝为了云南的事,不单是连日操劳,更是动用了自己的内库。

    “你说说看,那贾侯怎么能带着五百亲兵就败了十万鞑靼人,而郎侯带着十五万大军,却连一个大理城都攻不下来!”景文帝摆了摆手说道。

    银子花了,军队调动了,却看不到战绩。

    大乾实在是拖不起,四年前鞑靼人入侵,对大乾的创伤还没有痊愈,大乾国库差不多是空的。

    “要不就让贾侯去平叛!”夏守忠提议道。

    “郎侯只要没有败就不能让其退回!”景文帝苦恼的摇头说道。

    郎侯代表着大乾开国后立战功封爵的一批将门,他们是处于太上皇与景文帝之间摇摆的一群,手中又握着不小的兵权。

    如果景文帝这时候将郎侯调回,让贾蔷取代,那么等于是说郎侯无能,这会让这一群将门对他离心离德,将这群将门推到太上皇那边。

    “咱们内库的银子不多了!”夏守忠又提醒道。

    景文帝的内库,由于得到了江南大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道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吃瓜子群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瓜子群众并收藏红楼道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