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人还是为官,必须得有个态度。

    在朱元璋面前耍那些小心思,属实是班门弄斧,不妨道出心中想法。

    “陛下,您切勿当真,这只是臣的个人想法而已。”

    “不管日后您与太子立谁为太孙,臣都不会有意见。”

    真要立朱允炆作为储君。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相当于把蓝家逼入到了死路上。

    正史上,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为其登基铺好了一条毫无阻碍的道路。

    一众淮西勋贵皆遭清算。

    从时间上算起来,距离蓝玉案爆发,还有两年半的时间。

    可能朱标不会像正史一样死去,可他也照样会有死的那一天。

    到时候,也许会做出和朱元璋同样的举动。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如果本分在朝廷中做事,蓝昭自信能在十年内位居一品,蓝玉死后还没名正言顺世袭凉国公。

    朱标死前,照样还是会为朱允炆铺路。

    那该怎么办呢?

    杀权臣!

    综合一切因素来看,蓝昭无论如何都得扶持朱允熥上位。

    在朱元璋面前,自然是不能将想法透露一丝一毫,蓝昭只是表明自身的态度立场而已。

    朱元璋半开玩笑地问道:“允熥这孩子懦弱无刚,立他为太孙的话,怕是难以担得起大明江山这份重责。”

    “不过咱也很好奇啊,你支持允熥,应该不只是出于常氏的原因吧?”

    “是不是还想仗着娘家舅舅的身份,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咯噔!

    蓝昭的心脏情不自禁地猛跳一下,神色上却没有丝毫异常。

    “陛下,到时候臣可就真成了乱臣贼子,天下人不得把我生吃了啊?”

    “再者说了,陛下定下的皇明祖训,若有奸臣作祟,藩王皆可进京清君侧。”

    “臣可万万受不住!”

    蓝昭同样用开玩笑的语气进行回应。

    上书房中,响起了朱元璋的轻笑声。

    “行了,咱知道你和你爹一样,都是咱的忠臣良将,就不拿这件事情逗你了。”

    “不管以后的皇帝是允熥还是允炆,咱是希望你能够好好辅佐。”

    “这样的话,你蓝昭的名字,一样能够随着大明国运流芳百世嘛。”

    这才是真正的笑话。

    朱家人嘴上一套,行为上又是一套,要真吃了他们画出的大饼,非得被活活撑死不可。

    蓝昭对此,只能抬手作揖。

    “臣会谨记陛下教诲,为大明尽忠!”

    朱元璋这时又从书案上抽出一本名册,亲自交到了蓝昭的手中。

    “其实你救下允熥,咱就知道你肯定没什么坏心思。”

    “所以,咱把凉国公府的所有暗卫全部撤掉。”

    “从现在开始,那些暗卫也都交给你来统领,切莫让咱失望!”

    虽然说手中有一本一模一样的册子,但蓝昭毕恭毕敬地接过来时,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震惊。

    甚至,还装出了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上书房里的情形,俨然就像是贤臣遇到明主那般和睦,实际上却是心照不宣。

    蓝昭踏出大门的瞬间,脸上的神情骤然转变。

    回到锦衣卫衙门时,独自端坐在指挥使值房当中,脑海中则在思索接下来的对策。

    “很好,已经在老朱那里初步取得了一些信任,也能确定他对朱允熥并不反感。”

    “摆在眼前的阻碍,只有两个,其一是吕妃,其二是朱棣。”

    “解决前者,势必会和太子朱标撕破脸皮。”

    “解决后者,在老朱心里建立的信任基础,也就会彻底崩塌。”

    “两边都是很难办啊。”

    思绪之间,黄骁推门而进,半跪在书案前。

    “属下千户黄骁,拜见指挥使大人!”

    蓝昭淡笑道:“你不是千户了。”

    “啊?属下犯了什么错吗?”黄骁一脸茫然。

    直到看见那份朱批。

    黄骁的表情立马从茫然转变成了惊愕。

    “指挥同知?!”

    这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

    譬如一个知府到地方上任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撤掉一些官员,然后再任用另外一批。

    毛骧当初倒台,蒋瓛接手锦衣卫,不也是这么做的?

    只是对黄骁这种小人物来说,实在是天大的惊喜!

    指挥同知,相当于蓝昭的副手,在整个锦衣卫体系里算是二号人物了。

    明朝锦衣卫官制,指挥同知有两名,另外一人自然就是义兄蓝承阳。

    锦衣卫衙门中的职务变动,不会经过六部进行商议,都是由指挥使报奏朱标或者朱元璋。

    只要他们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