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这样你就更得救本王于水火之间了呀!”

    朱樉勾着蓝昭的脖子,阴恻恻笑道:“要是本王被送往京师发落,到时候在陛下和太子面前,要是把朱桂的死不小心给吐露出来,那你岂不是要遭大殃?”

    “你是吃饱了不记疼是吧?”

    蓝昭还以微笑,目光径直转向朱樉。

    四目相对之下,这位秦王殿下竟然还很心虚,只得悻然松开胳膊。

    这的确算是蓝昭的把柄。

    可问题是,自从朱桂身死直至今日,将近一年的时间,三法司和锦衣卫都在查,没有一个衙门能够找得出证据。

    朱樉跑到朱元璋面前攀咬,又有谁会信一个将死之人的供词?

    再者说了,朱樉也有儿子和女儿。

    要是他真要被治罪,根本不能指望朱标和其他兄弟兜底,必须得有一个信得过的人进行托付。

    蓝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此刻要是再威胁他,不止自己要出事,还会连累儿女。

    “秦王殿下,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你没有必要抱着洗清罪名的侥幸心理。”

    “您是嫡系皇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陛下也未必真会杀你。”

    “可要是不解决掉问题根源,你和晋王还是会有大麻烦!”

    蓝昭逐步亮明意图。

    亲自动手去对付朱棣,吃力且不讨好,但要是朱家兄弟内斗,场面就变得好玩起来了。

    现在朱樉心底也很清楚。

    要不是朱棣那个王八蛋,自己还在搂着美人睡大觉,数银子数的手抽筋。

    结果,现在还被圈禁!

    就算丢不了性命,也足够丢人的了。

    朱樉沉声问道:“你想要本王怎么做?”

    “二王案我得继续认真查下去,那群贪官污吏,你也别进行庇护。”

    “把你知道的事情,在今日日落前全部写下来。”

    “我得在陕西进行一场阎王点卯!”

    点卯,简而言之,那就是点谁的名,谁就得死。

    先行平息陕西内部局势,避免百姓受到刺激,真的发生民变,到时候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

    朱樉心有顾忌道:“那些土地又该怎么处置?”

    “全部还归农户。”蓝昭说。

    “不行!本王就指着那些田地发财呢!”

    “命都快没了,还想着银子,不过这样也行,到时候每年给你上坟的时候,我就多烧点纸钱给你。”

    闻听此言,朱樉彻底说不出话来,脸色阴晴不定。

    陕西百姓苦秦王久矣!

    这句话不是在开玩笑,他纵容地方官吏和商贾进行勾结,任由地头蛇到处横征暴敛。

    也就是没什么天灾,百姓还能吃上几口饱饭。

    但凡要是吃不上饭,那便是成千上万的流民。

    再者说了,西安府可是十三朝古都,实打实的龙兴之地,甚至还在朝廷考虑迁都的范围内。

    只要有人扛起旗子,那些流民就会迅速转化为叛军。

    贪官污吏,一定要查!

    倒不是因为蓝昭正义感爆发,而是朝廷斗争导致的相互结果。

    蓝昭将准备好的笔墨放在桌子上。

    最终,拍了下朱樉的肩膀。

    “秦王殿下,抓紧时间吧。”

    “你死不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秦王的爵位会不会被世袭下去。”

    “没记错的话,今年秦世子朱尚炳,也十一岁了吧?”

    提到儿子,朱樉哪怕再不情愿,都得听从蓝昭的安排。

    短短一天时间,再次写了一份全新的名单,几乎涵盖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所有州、府、县。

    晚间,这份名单也被呈送到了蓝昭面前。

    审视几眼过后,蓝昭圈出了约莫七八个名字,那些都是关系比较相近的蓝玉旧部。

    既然作为凉国公世子,总不能亲手将那些跟随亲爹征战的兄弟们处死吧。

    人情味,终究还是要讲一讲的。

    现实就是这样,不管在什么时代,只要上头稍微有点关系,哪怕犯下死罪都能免于株连。

    随后,蓝昭在一张空白纸上写着几个名字。

    “承阳,带着都司和锦衣卫,优先把这些人都给羁押起来。”

    蓝承阳接过纸张。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二十几个名字。

    六个知府,十三个知县,还有不少其他衙门的官吏。

    这东西,就像是阎王的生死簿。

    蓝昭手中的狼毫,犹如一根阴曹地府的判官笔!

    “是!属下这就去办!”

    蓝承阳走后,西安府中疾风骤起。

    蓝昭站在藩司衙门大堂的屋檐下,感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没想到啊,洪武第四大案,真从蓝玉案变成了二王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