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臣一派一直以来,都是朝廷上的压力源头。

    淮西派系只要被打压,他们的人就会立马填充上某些重要职衔。

    如今朝堂上,文臣之首虽是詹徽,但实际上接近被架空的状态,淮西派系的重要性正在被逐渐替代。

    这也是朱元璋和朱标默许的结果。

    当然了,不可能完全抹除淮西勋贵的存在感,这次重启巡抚制度,首次便给予蓝昭军政大权,还能带来极多利好。

    起码淮西勋贵会认为,老朱家还对他们有着忌惮。

    现在京师当中,不少勋贵们又开始变得张狂起来。

    京师的事情,蓝昭暂时还不想管,能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好就谢天谢地了。

    但是,也不忘遏制新臣派系的发展。

    可能简简单单一个念头,就会改变许多人的大好命运。

    蓝昭却是半点都不在乎。

    现实就是这样,得势者往往能够压得那些蝼蚁们抬不起头。

    一句话之后,狼毫一挥,这辈子他们就永无出头之日。

    即便京师里有靠山又能怎样?

    现在主政陕西的不是程临昌,而是蓝昭!

    尚永得到明确指示过后,不带半点犹豫,立马贯彻来自蓝昭的意志。

    这种人,哪怕是个废物,只要肯听上司的话,想不升迁都难。

    等他走后,蓝昭端起茶盏,轻轻抿了口茶水。

    见到蓝承阳还没离去,便开口问道:“还有什么事?”

    “大人,都司那边的前线探子回来了,凉国公亲率大军,在罕东以北与瓦剌部进行初次交战。”

    “昨日傍晚,凉国公本部主力斩敌八百,擒获四百俘虏,首战告捷。”

    “另外,凉国公说前线粮草、饷银均未到位,后勤告急!”

    开战前,兵部从甘肃调拨了一批粮草和军饷,用以驰援还在雏形的罕东卫。

    二王案还没爆发时,又让陕西都司协调藩司,尽快满足前线需求。

    蓝昭到任时,也查过粮草情况,均已出发前往前线。

    从时间上来算,哪怕是再慢,都能把饷银和粮草给送到蓝玉的军营里。

    “奇怪了……蓝玉那厮怎么还来催粮饷?莫非粮饷被人吞了?”

    蓝昭心有疑虑,转头吩咐道:“你派人亲自去问下前线的情况,得到结果后迅速回报于我。”

    这事查起来并不难,一来一回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次日晚上,蓝昭忙得昏天黑地,好不容易打算下值回府,蓝承阳却带着都司衙门的都指挥使走了过来。

    蓝承阳面色阴沉,还没等他站稳脚跟,推搡着来到蓝昭面前。

    “怎么回事?”

    蓝昭眉头微皱,问道:“前线粮草有答复了?”

    “对,我们的人亲自询问过凉国公以及相关粮官,陕西都司的确运过去了一批粮草!”

    “当时都司衙门的人说,陕西贫瘠,先行给予三成定额的粮饷,半月过后筹措之后再进行补救。”

    “凉国公当时考虑到本部还有剩余,便答应下来,但现在接近二十天,仍然不见一斗粮草和一两银子!”

    蓝承阳此刻心中怒意翻涌。

    十四岁时,他就待在军营里,也经历过粮草短缺的情况。

    没有后勤补给,时时刻刻都非常要命!

    要是在南方还好说,环境不至于那么恶劣。

    罕东之地,常年大风席卷,黄沙漫天,方圆百里都找不到水源与食物,都是依靠朝廷开辟出来的粮道线进行补给。

    如果不能及时运输,很有可能造成战局失利。

    不止是他,蓝昭的面色也骤然转冷。

    在前线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爹!

    “粮草呢?”

    蓝昭轻飘飘吐出这三个字,却将这位都司的指挥使给吓得满头大汗。

    “巡抚大人……我实在是迫不得已啊!”

    “前些日子,秦王要钱修建行宫,逼着三司衙门筹措银两。”

    “正好那时候,朝廷下旨要增拨粮饷,秦王便逼我倒卖军粮,还介绍了一批晋商给我。”

    事情都已经败露,还有什么可狡辩的,只能实话实说。

    蓝昭不想浪费自己的情绪,眼神冷漠地盯着这位主掌军事的都司指挥使。

    “来人,拖下去斩了,命都司所有官吏将领前来观刑!”

    “将都司所存粮草,有多少就调拨多少,并将此人首级随同粮草一并押运至前线。”

    “传示三军!”

    都司倒卖军粮的事情发生的非常频繁。

    可在这种节骨眼上,朱樉那个狗杂种还敢这么干,属实是让人大开眼界!

    盘查过后,都司依照秦王的意思,以比市价还低的价格,卖了十七万石粮食给山西的晋商。

    相当于蓝玉所部半个月的开销!

    看到这个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