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朱标只能瞪着眼珠子,但瞳孔里的愤怒与悲切,却是无比真实。

    他很想说话,可嗓子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糊住了一样。

    而且,半截身子近乎瘫痪!

    徐辉祖咬着牙关,他从未想过,当初那个翩翩君子般的朱标,会落得如此这般境地。

    脑海中的记忆,仿佛停留在父亲逝世的那一天。

    朱标前来吊唁,并对徐辉祖说出了一句话。

    那时的他,还叫做徐允恭,后来因为要避开皇孙的名讳,改名为辉祖。

    “允恭,生死自有天命,陛下已经决定追谥魏国公为中山王,而魏国公的爵位由你来袭承。”

    “从今往后,你我不止是君臣,还是亲兄弟。”

    “大明的未来,就在你我这些人肩上,切莫过于悲伤。”

    徐辉祖知道,那些话都是场面话。

    可正是有着朱标在,徐家才没有落得一个人走茶凉的景象,自己今日更不会身居高位。

    开国那一代的情谊,在朱元璋手上磨损不少。

    可朱标也是一直在致力于修补。

    杀归杀,可也要在二代子弟当中,构建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大明天团。

    可惜,终究成了梦魇。

    “好!太子,臣带你回京!”

    徐辉祖起身准备离开,朱标却猛然抓住他的衣角,又给拽了回来。

    抬起颤抖的手指,在徐辉祖的掌心当中,歪歪扭扭写了一个字。

    “昭?”

    徐辉祖有所领会,俯下身子压低声音。

    “太子殿下,您是想把小昭也给带回去吗?”

    朱标点了点头。

    “那您是认为小昭是谋害您的人吗?”

    朱标摇了摇头……

    这下,意思终归是明确了,他要带走蓝昭,不是要进行加害,而是只有蓝昭在身边,他才能真正安心。

    朱标很清楚。

    每一次周身危机四伏,只有蓝昭待在身边,自己才能够毫无顾忌地做任何事情。

    可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自己偏偏要把“二王案”那个烫手山芋交给蓝昭,致使他不得不离开应天府,也间接导致藩王人心不齐。

    回味过来,已是种种错误。

    那时候为了名声,又不想强保秦、晋二王,就必须要派人前去调查。

    蓝昭无法及时从陕西抽身。

    为了稳定藩王人心,朱标只得亲自南下安抚,又牵扯沉船案爆发。

    从那时候开始,再想让蓝昭前来,已经晚了。

    此刻朱标的心境当中,只有悔恨二字!

    他也很清楚。

    谋害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儿子。

    那个满脸泪水的朱允炆!

    朱标更加清楚,自己现在这副鬼样子。

    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重新彰显出太子的权威,能够依靠的只有那些心腹臣子。

    思来想去,除了蓝昭与徐辉祖最为可信,其他人都是难堪大用。

    前者是常妃临终托付的人,后者是朱元璋为其留下的二代班底核心。

    至于提拔上来的那帮文官,都是无足轻重之人。

    眼下,还是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

    就算要死,也得回到京师后再死!

    ……

    拂晓时分,马车在蓝昭的住宅前停下。

    徐妙锦火急火燎地跑进门,一夜未眠的蓝昭听到动静急忙出门,问道:“那边情况怎么样?”

    “非常不好!”

    “姐夫,我哥让我转告你,太子命悬一线,因为是蓝承阳是他最后面见的一个人,也就成了嫌疑最大的人。”

    “问题关键还不在这里,这件事情可能会牵扯到你!”

    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

    太子朱标命悬一线……

    也就是说,沉船过后,还有人在继续谋害。

    徐妙锦没机会见到太子,而徐辉祖也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光是说这些话,就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

    万一有人跑到朱元璋面前嚼耳根。

    徐辉祖也好,蓝昭也好,都有可能难逃脖子上的那一刀。

    “妙锦,你先去陪着你姐收拾东西吧,我得去一趟衙门调人手,我们今日返京!”

    “好!”

    事已至此,蓝昭认为必须先入为主,立即返京找到朱元璋,将事情情况全部说明。

    而且,必须要在他眼皮子底下待着。

    沉船案还得继续查,但不能由自己亲自查。

    那么最可信的人,那就只有先前在江水里救下太子朱标的胡永德了。

    此人胆大心细,值得重用。

    衙门中,胡永德刚想禀报情况,没来得及开口,蓝昭却说:“胡千户,从现在开始,沉船案得全权交由你来查办。”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