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话外,锋芒都是在直指朱家内部所出现的问题。

    朱元璋怒目圆瞪,瞪的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

    从刚才的反应来看,他其实已经有过预料,也认为藩王之间并不是兄友弟恭,许多人都在盯着太子的位置。

    作为老父亲,他不愿意看到这一幕,而潜意识中带着逃避。

    二王案发生至今,接近两月时间,从未想过该怎么认认真真的处理此事。

    只想着怎么平息风波,保住朱樉和朱棡两位藩王。

    从头到尾,朱元璋就像是甩手掌柜,所有事情都放权给蓝昭,让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孩子来处理这些事情。

    的确,蓝昭处理的漂亮。

    将二王案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又协助蓝玉猛攻西北,打的北方游牧民族再度退回蒙古。

    在当地惩治屠杀贪官污吏,丈量田亩,还耕于民。

    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朱家的问题。

    清官难断家务事。

    虽然说,朱家的家事,也是国事,但究其本源仍旧是家事。

    群臣看出了问题,但碍于朱元璋的惶惶天威,谁又敢出来冒死谏言?

    就连现在都没人敢说!

    早年间封王戍边时,那些饱读诗书的臣子们就提出过藩王制度的弊端。

    于国于民,皆无大用,反而会成为朝廷的巨大拖累。

    朱元璋大概也清楚。

    只是从几桩大案走下来过后,第一代的大明开国将领被杀的七七八八,剩下的那部分人又年老体衰,只有少数人能够带兵打仗。

    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荡灭了元庭。

    若想彻底根绝边患,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恰逢这时,二代将领又难堪大任,除去蓝玉和寥寥几个名将外,就只能把军国大事压在那些藩王身上。

    增长了藩王权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内心的欲望。

    现在还敢直接对朱标动刀!

    蓝昭微微抬头,瞄了一眼朱元璋的神态。

    惊愕、愤怒、恐慌还有悲切……

    “老朱啊老朱,要是让你知道,你的好孙子和你的好儿子勾结起来,谋害你最喜欢的太子,你会不会和太子一起一命呜呼呢?”

    “想来是不会的……”

    “我还希望你能多活几年,只有你活着,我才绝对安全!”

    这仅仅只是蓝昭的心声。

    以前总是认为,老朱死了,朱标上台,什么事情都很好办。

    可当经历过一些事情,仅限于史书上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

    人的生死,往往都不会由某个特定的人去改变,而是通过眼下的局势来进行最佳选择。

    归根结底,生死永远是在手中掌握。

    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无非就是在种种变化当中,寻求出最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以此来确保能够活到最后。

    假如真和以前那样,当个上不了台面的公子哥。

    那么,命运前途都会交到别人手上,想争一争都没有余地。

    蓝昭知晓一切大明会发生的事情,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敢说会推动这个封建帝国走向辉煌,但要让自己走向辉煌的人生顶端。

    机会很大!

    朱元璋走了大半人生,经历过无数波澜壮阔的局势。

    临了临了,在儿孙子女之事上百般忧心,而他看向蓝昭的目光很是微妙。

    “小昭,现在该当如何是好啊……”

    蓝昭已经有了一套胸有成竹的应对方案。

    而且,是要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处理事情,不能让自己有在此事中半点获利的嫌疑。

    也就是说,继续在朱元璋面前包装出“忠臣良将”的形象。

    “陛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太子性命堪忧,此事坚决不能向外透露半点消息。”

    “锦衣卫目前由臣掌管,许多事情臣可以代为处置,每日夜间向陛下禀报,为陛下解忧。”

    “凶手,也根本不用查,因为只会是那些藩王中的其中一位,但查出来了陛下反而更加难办。”

    朱元璋眼眸中闪过些许明亮。

    “对……对!你说的没错,眼下是要以大局为重,不可让大明再出动荡!”

    就算查出来了,也确实不能怎么样。

    藩王手中,有兵有钱,又在藩地经营多年,真要把这件事情拆穿了,人家就会觉得死期不远了。

    朱家人个个不是善茬!

    到时候只会逼得人家狗急跳墙,就算朝廷派了一次兵进行镇压,万一要是再有藩王觊觎太子的位置继续闹事呢?

    难道还得接着镇压?

    反复动用武力,只会闹得全国皆反的景象!

    “陛下,要开始收缴几个藩王的兵权了,尤其是北边的。”

    “您也不必用太过暴戾的手段。”

    “一个月后将是孝慈高皇后的祭日,陛下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辰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辰辰辰并收藏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