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兄弟!旁人说咱们是贼丘八,说咱们啥也不是,但我刘錡觉得,大家伙都是好汉子!”

    刘錡急促道:“汴京城外,游手好闲和亡命徒极多,再加上河北军渡河南下,北面的溃卒和流民也极多,咱们要不就做的干脆一点,直接破釜沉舟,拼命招人,许好处!

    我听说河北军钱粮充足,要是咱们侥幸击败了一支河北军,得到钱粮辎重补充,那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五贯钱不五贯钱的,到时候想发多少就有多少!”

    是个官二代?

    众人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他,李纲站在一旁,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但也没立刻阻止。

    两匹马,两个骑兵,硬生生在官道上跑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所有人都发五贯钱,那也得上千贯,这谁能拿得出来?

    “砸,快砸!”

    “官家.”知县肥胖的身体趴在战鼓上,只呢喃了两个字,眼睛随即闭上。

    “刘?哪个刘,他也配姓刘?”

    “可你想没想过,咱们原本就是死数十上百人,你这么一弄,以后要平白死多少人?”

    “但是!”

    “汴京呢?”

    李纲再度发出一声长叹。

    “报!敌军已近十里!兵力将近二千!”

    刘錡喊过话后,现场的气氛倒是稍微被调动起来了一点,但大家依旧兴致缺缺,不得已,刘錡咬咬牙,开口道:“本本官替李公下令,各军带齐三日之粮,奔赴酸枣。

    刘錡忽然吼了一声,把众人的注意力猛地拉到自己身上。

    国丈?

    刘光世坐在远处看着自己手下的军队攻城,眼见着已经有不少士卒爬上城头,这位已经三十多岁却是第一次实打实指挥攻城的将门虎子终于还是激动了起来。

    酸枣知县原本为了鼓舞人心,于是站在城头亲自擂鼓助威,但这位听惯了战场故事所以心向往之的知县并没有想起来,敌军又不是傻子,看见那么一个穿着官袍的人站在高处敲鼓,那第一反应肯定是先射他几箭试试。

    “那您呢?”

    “臣,今日就去拟招。”

    李纲看着这些人,心里愈发烦躁,于是越发说不出激励人心的话来。

    韩昉当即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根据大汉官吏的计算,前两批钱粮足够河北军再打半年的仗,现在宋人却又时不时过来要钱,可见他们要么是太贪心,要么就是贪腐太严重。

    但在看到墙上的那封血书后,刘錡当天就变卖家产,买了兵刃,又说动了几名同僚,大家伙一块儿投到李纲帐下。

    刘錡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李公只顾自己快意,若真的下定决心要打仗,何不想办法给大家和自己找一条活路?”

    如果酸枣城失守,那汴京西北面一大片地方只能沦为河北军跑马之处,后者可以从这儿直接尝试兵临汴京。

    “但这样一来,咱们就有机会赢了!”

    “我刘錡说出身,不是为了压你们一头,而是要让伱们知道,我本可以缩在城内,以后敌军打过来,不管是什么河北还是什么燕人,我至少都能混个温饱;但现在,我与你们站在一块。

    自己第一次指挥攻城居然就这般顺利。

    “五贯钱!”

    在他身边的年轻人回答道。

    “战场上,人越多,就越不容易死!”

    “臣遵旨。”

    往年地方上闹宋江闹方腊的时候,朝廷说是贼患严重,实际上闹的还是兵灾,大军过来前民不聊生,大军过境后民不聊生,十户九空也算常态。

    “可咱们把他们骗去酸枣,对面成千上万的兵马,那咱们就是带这么多人过去送死啊!”

    韩昉想了想,道:“阴山府北面的草原上,突厥、鞑靼、室韦等族数量极多,招降纳叛,聚集部众,时常有越境劫掠之举,咱们自家的草原部族时不时就派人过来求援。”

    “那咱们也未必能活着走到酸枣。”

    自从朝廷知道河北军打过黄河后,赵官家先是当朝说六兵六甲之事,李纲当时站在朝廷上听的实在是忍不住,气的在散朝后一连往上递了五道折子。

    “哦还有一件事,”刘陵再度开口喊住韩昉。

    官军抢的比贼军还要厉害,贼军又或多或少被招安成官军,形成了一个闭环。

    刘陵想了想,才意识到韩昉说的是完颜阇母。

    “是”副将嗫嚅了一下嘴角,回答道:“是刘!”

    “混账东西,咱们才是官军!”

    但这时候,刘錡主动站出来,对着众人开口道:

    “我叫刘錡,我父亲,乃是沪川军节度使刘仲武。”

    “你活半辈子,手上能完整见到五贯钱么?告诉你们,杀一贼军,赏赐五贯钱,就算没杀贼军,只要你完整跟着本官去酸枣一趟再回来,本官依旧赏你三贯钱!”

    人群里忽然传出一声惊慌的喊声,随即,人们都不由自主地看向城头。

    “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北宋末年做藩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韩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韩颓并收藏在北宋末年做藩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