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港岛的那些制药小厂不都是这样吗?

    也怪罗念中不了解制药行业,那些在他看来是制药小厂的厂房只不过是一些家族式的伪制药厂罢了,为了方便随时跑路,制药仪器根本就没有多少。

    罗念中哪知道这些,随便就买了一个小厂,给屈臣氏研发先用着。

    “我们应该收购一家大药企,而且我们有这个资金”。韦尔奇盯着罗念中说道。

    罗念中犹豫了,双手一摊。

    “你应该知道我们在岛国的计划,那需要一笔庞大的开支”。

    “那又怎么样?”韦尔奇根本不在乎。

    “我们答应了富士银行,会和他们贷一大笔款,用来支付这个计划的资金。

    至于其他的投资扩张计划,完全不需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的资金。

    而且公司每天都在产生暴利,我们的钱即使收购一家大药企也完全没有问题”。

    面对韦尔奇的叙说,罗念中还是没有答应,如果如韦尔奇所说的那样,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就不多了。

    现在的企业,没有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但是罗念中知道呀。

    他还有很多的计划需要大笔的资金呢,只是现在还不能和韦尔奇说。

    见罗念中不说话,沉默起来。

    韦尔奇又说道“boss,我们的集团是没有负债的,是不健康的”。

    这就是欧美的理论,在他们看来,就是应该让钱生钱,公司用股份可以贷出大笔现金,这笔钱不管是发展还是开拓新产业都比放着不动值钱。

    就是放着不动,没有债务的公司就像是一个大块的金砖,不管金价是涨是跌都和企业本身没有关系,因为不会卖。

    那么为什么不拿着这块金砖贷出一部分钱来发展更多的产业呢?只要控制好负债额度就好了。

    这就是欧美的理论,他们的公司也是这么执行的。

    你会发现,很多的大企业不管盈利多少都不会主动还债,而是选择大量分红。

    有时候债务少了,甚至还会多贷一些出来。为的是什么?就是拿别人的钱发展自己,也是债务转移。

    资本家通过一系列合理的操作把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到了民众的身上。

    只要你欠的钱够多,就连银行都不敢轻易让你倒闭,会想尽办法的救你。

    罗念中思考了一番韦尔奇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没问题,机会有了就要把握住。

    而且以自己的先知能力,不仅能避过所有的危机,必要的时候也有办法筹到资金,现在就看韦尔奇能不能打动自己了

    “说说吧,是哪家药企”。罗念中问道。

    虽然韦尔奇没有说什么,但是罗念中知道他已经找好了目标。

    果然,韦尔奇把面前的第二份资料递给了罗念中。

    接过递来的文件,翻开第一页后,罗念中的眼睛就一凸,原因是上面写着的两个公司的名字可太让他震撼了。

    一个是百时美,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辉瑞。

    罗念中怀疑,这样的两家公司怎么可能同意被收购。

    按着性子继续的往下看,越看罗念中越觉得这套方案的可行性越高。

    先说说百时美,现在的百时美在医药领域可比辉瑞排名还靠前,常年排在全球医药行业前十五以内。

    在心血管疾病,代谢和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疾病的研发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它的抗癌药,更是走在了世界医药行业的前列。

    让罗念中没想到的是,在这家公司的旗下的子公司中,他还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品牌,美赞臣,这倒是能和屈臣氏很好的互补。

    除了美赞臣,剩下的就是一个医疗器械的公司了,不过不是什么大型器械,都是一些小玩意,如牙套,种植牙方面的。

    继续往下翻,当看完了辉瑞的介绍后,罗念中没想到,未来的宇宙第一药企现在混的居然这么惨。

    现在这家公司,唯一能算得上顶级的,也就是它的推广渠道和土霉素了,很多以前的辉煌专利大多数都已经到期。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辉瑞腾飞的两大药品现在都没有出来,也就没有资金提供给它们实现各种的并购。

    资料上显示,1951年辉瑞研发出土霉素,土霉素可以治疗肺炎在内的五十多种疾病,这让辉瑞重回了巅峰。

    也是这段时间辉瑞开启了医药代表模式的先河,拿出了巨额的利润开始了营销模式。

    例如在医药杂志上的大幅广告,夹杂着各种辉瑞小册子的免费报纸杂志,雇佣写手,在全世界宣传,冒充患者说吃了它的药得到了康复,让医药代表去医院,诊所地毯式的推销等等。

    就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大量金钱投入,让辉瑞的推广渠道成了它的杀手锏。

    可惜,从土霉素之后,辉瑞研发新药的进度缓慢,大量的公关经费投入,在加上漂亮国官府的管制,它们就做了一个最臭的决定,开始了非相关多元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桃三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桃三儿并收藏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