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庞大的数字。

    就这样,在1960年的时候,邱德根创办了远东银行,存款额位居新界第一,而且也没人和他竞争。

    有了大量可调动的资金后,邱德根开始向房地产发展,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声称要在新界盖一座新界第一高楼。

    不久后,他命名为远东银行大厦的高楼破土动工,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建设完成,17层的高度让它在新界显得鹤立鸡群。

    这时候新界也引来了发展高潮,大批的工厂建立过来,也给远东银行带来了大量的储户,他们也不再是那些没有多少钱的乡下人。

    于是远东银行在新界大开分行,他也被称为新界银行巨子,新界首富。

    可是好景不长,1965年,港岛发生银行挤兑事件,这场危机很快就蔓延到整个港岛,远东银行自然也不可幸免。

    虽然远东银行挺了过来,没有破产,但实力以大不如从前。

    祸不单行,两年后的港岛事件让邱德根终于挺不住了,在69年的时候,把76%的股份卖给了万国宝通银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花旗银行。

    双方经历了一段蜜月期后,矛盾开始突显,邱德根是把远东银行当成家族企业来经营的,大权独揽。

    可是现在的大股东确是花旗,而且还是绝对控股。

    他们不满邱德根的一些决策,称不符合北美银行的规矩。

    可是邱德根也非常强硬,告诉他们“这里是港岛”。

    这样的针锋相对也促使了花旗银行行使大股东权益,改组了远东银行的人事高层,彻底触动了邱德根的底线。

    两年前,双方对薄公堂,可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别看花旗拥有控股权,但是在人事权上,法院的判决更有利于邱德根。

    如果不出意外,在一年多以后,这场长达四年的官司,以花旗把股份卖还给邱德根而告终。

    至于会拖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接手。

    汇丰有了恒生,根本就不需要远东银行。

    那些港岛其他财团要么受制于汇丰等不敢进入银行业要么碍于邱德根的面子,不可能接手。

    而外资银行呢?你觉得看到现在的局面有人还会当第二个花旗吗?

    但是罗念中可以呀,论在现在港岛的影响力,十个邱德根都不够罗念中打的。

    他和邱德根也不认识不用给他面子,再就是汇丰那边罗念中没有丝毫压力,他还在算计对方呢。

    罗念中还知道,两年后的股灾,远东银行还是没有躲过动荡。

    与其那个时候被邱德根便宜出售,还不如趁着现在远东银行还有一定资产的时候接手过来。

    事情非常的顺利,从罗念中派人接触花旗银行到双方达成交易,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就连价格上花旗银行都做了一定的让步,也不知道是没人愿意接手不想放走罗念中这个有意向的人还是忒恨邱德根了。

    而本来还满面春风的邱德根,在知道这个消息后脸都绿了,一天都没有吃饭。

    知道自己不可能在远东银行大权独揽后,他找上了远东集团。

    韦尔奇接待了他也很给他面子,罗念中甚至授意韦尔奇可以给对方一个承诺,将来有困难远东集团愿意帮他一次。

    邱德根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知道在港岛自己的小胳膊拗不过罗念中这条大腿,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承诺也不再废话。

    最后,远东集团以1.3亿港币的价格全资收购了远东银行,也有了集团自己的结算中心。

    消息公开后,汇丰的大班沈弼第一时间就给罗念中打了个电话。

    两人闲聊了很多,不过话里话外都是他在打听远东集团是否有进入银行业的打算。

    罗念中也很明确的告诉了他,现在没有这个想法。

    收购远东银行只不过是集团战略的一部分,他还告诉沈弼,答应他的,汇丰成为远东集团的工资发放行这件事不会变。

    两方约了有空一起打球后,放下电话的罗念中,转手就通知财务把以后远东集团的员工年终奖放在了远东银行,并拿出了三亿港币开启了远东银行在港岛的扩张之路。

    另一边,沈弼也开始叫人密切关注远东集团和远东银行。

    罗念中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和汇丰已经产生了隔阂,不过他也不在意。

    罗家要发展金融业和汇丰最后一定是不死不休的,他有的是办法慢慢蚕食掉汇丰在港岛的各种特权。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桃三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桃三儿并收藏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