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前,就在真正的“恶火”李森道和他的协助者司徒亮,说了自己要离开伤城几天之后,司徒亮便已经开始了独狼模式。

    从学校门口咖啡店买来的一杯仿制巴克咖啡,从不远处便利店里买来的一盒忘仔牛奶。

    将这两份回忆带回家之后,自己便可以品尝到不输于真正美味咖啡的味道,也许这就是人生

    如此感叹着的司徒亮,再次喝了一口杯子中的加奶咖啡之后,马上开始了每天的“工作”——用电脑从网络信息之中找到罪恶的线索。

    “嗯”

    忽然一条不太一样的网友留言,引起了司徒亮的注意。

    『这几天的伤城郊区工厂似乎并不那么太平——』

    “郊区工厂这么说来,上一次‘恶火’的确袭击了几个王家的工厂,然后我又在晚上袭击了工厂负责人的金库,难道是这个”

    网页上的新闻标题引起了司徒亮的注意,他第一时间以为是有人在追查恶火的踪迹。

    于是他点入了网页标题链接,结果发现是一个记者写下的报道。

    一开始记者的确是在诉说着“恶火”这个人物的情况,观点比较中立。

    既有对“恶火”极度暴力的逼问手段,以及对于部分法律进行无视的“个人主义”态度进行批判。

    又有对“恶火”向伤城黑恶势力进行极其有效且快速的“打击”手段,进行了一番表扬,并且列举好几个“恶火”救人的事件,这让司徒亮嘴角微微上扬。

    然后重点来了,前面那些对于“恶火”的描述,其实是这个记者吸引流量的手段,仅仅只用了大概四分之一的篇幅。

    而后面四分之三的内容,则是在叙述最近几天一些废弃的工厂,居然又一次开始投入使用。

    这个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工厂并没有在白天进行工作,相反却是在晚上进行工作,而且还是后半夜。

    有几个工厂外围是有老居民楼并且有人居住的,因此部分居民进行了报警。

    一开始的时候警察来协调是有用的,工厂也停止了工作两天,但两天之后工厂仍然在晚上进行了工作。

    然后便是警察再次找上工厂,但白天工厂没人,晚上去寻找工厂负责人的时候,却发现负责人根本不在工厂。

    再加上警察并不完全具有责令其停工的条件,他们只能和居民说寻找工商有关部门解决。

    结果就是一个月下来什么都没解决,工厂依然在后半夜运作。

    这名记者闻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他想到了工商相关部门里也许是准备钓大鱼,又或许是被人收买了。

    总而言之,这些工厂运作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黑手!

    于是记者在某间工厂蹲点了,一蹲就是一个星期左右。

    晚上守在“朋友”的出租车上,有东西拉出就让“朋友”开车远远地跟踪。

    前三天风平浪静....不,应该说因为运货车都是往高速市外开的,所以记者最多只能跟到下一个出口。

    之后在第四天,记者的蹲点才有了突破,两张面包车出现在了工厂卸货区,并且拉上了几箱工厂工人抬出来的货物。

    虽然知道可能是套牌,但记者依然照下了车牌,随后跟上了其中一辆面包车。

    最终面包车的地点是一座大楼的地下停车场,记者很聪明,没有马上兴奋地直接进去查看,而是记住地点之后回去休息了。

    第五天的时候,记者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了套牌面包车的登记人信息,结果发现登记人已经死了。

    不过这车并没有被偷,而是过户给了登记人的弟弟,似乎是因为登记人才死所以过户手续还没有上传到系统里。

    于是记者蹲点跟踪了现在用车的主人,发现对方晚上并没有使用面包车,使用面包车的是和他一起打工的另一个人。

    第六天,记者跟踪真正晚上使用面包车的人,并找到了看起来非常像流氓组织的一伙人,还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的人。

    “步建议!步市长的儿子不会吧...等等,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司徒亮忽然想起步建议不是政治人物,而是一个商人,并且城外的高档消费场所葡萄酒庄园也是他的名下。

    “难道说步市长很有问题而且就在王家群龙无首的这几天,步建议就这么被挖出了‘黑料’”

    司徒亮觉得有必要去仔细查一查,不仅仅是因为这名记者在网络发表的文章就到这里,还因为他觉得这事情不对劲。

    毕竟即使是所谓的“暗网”也是存在大数据分析的,虽说这是一个初步开始大数据的时代,但网络本来就有搜索功能。

    因此这篇文章在有了“步建议”这个关键词,还是在一搜索就能出现的网站上发表,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对劲。

    司徒亮第一反应是这个记者也是一个诱饵,也是为了让步市长下台的计划之一。

    作出决定的司徒亮从椅子上站起身子,转身朝着屋外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不做英雄的我有什么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凡人的针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凡人的针扎并收藏不做英雄的我有什么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