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

    统治阶级多将起义百姓以贼寇相称,又因许多起义百姓是托于各种教而反,故而多又被称为妖贼,认为他们是受某种妖言蛊惑而成了贼寇。

    而在元末起事的红巾军多是受明教思想影响才造的反,所以也多被当时的元廷统治者与承认元廷为正朔的儒士骂为妖贼。

    这儒士便也如此骂起朱元璋来,而似乎要以此来表明立场。

    唰!

    花云当即睁圆了眼,拔出一抹寒光来。

    朱元璋拿蒲扇敲了花云的手腕一下,在花云识趣的收刀回鞘时,看向了这儒士:“你叫何名?”

    “鄙人乃至正五年蒙今上隆恩所提拔的进士,曾任江西行省儒学副提举。”

    这儒士回道。

    “想必公便是本乡常唤为道瓯先生的茅思忠茅公了?”

    冯国用这时问了一句。

    这茅思忠哼了一声:“尔为儒士,何故从贼?”

    “当今朝廷无道。”

    朱元璋这时替冯国用回答起来,但他还没说话,茅思忠就打断了他:“我不听妖贼妖言,尤其是泯灭忠义指责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言,尔等愚民妖贼,岂有资格言国事!”

    朱元璋脸色当即变得难看起来。

    “也别想劝我从贼,我宁因尽忠受剐,也绝不因贪生毁义!”

    茅思忠呵呵一笑,继续说了几句。

    这里,冯国用则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冷若寒月,而道:“砍了!”

    花云立即拱手称是。

    于是,这茅思忠便被拖了下去。

    不多时,花云就提了这茅思忠的人头来,对朱元璋禀报说:“已斩!”

    “缝回去,交给他家人。”

    朱元璋落落寡欢地回了一句。

    “是!”

    朱元璋则在花云离开后,而叹了一口气,问冯国用:“这是南下以来,第二个不肯从义军的儒士了吧?”

    冯国用颔首:“是的,这些人实在是愚而不知顺天道人心。”

    “但也都是守礼之人,令人可敬。”

    朱元璋回了一句,然后看向冯国用笑道:“如同你一样,若非因我愿拿军粮济贵寨受饥兵民而感我有义才愿意追随,只怕也会同那些人一样视我为贼,宁死不附吧?”

    冯国用则道:“非只是感动,而是因此觉知天命在上位这边。”

    “但如公一样明晓者又有几人呢,许多儒生依旧以贼看我。”

    朱元璋说后就道:“不知提出九字箴言的章诚是否也是如此看我们?你说他是大才,但未必是咱的大才。”

    冯国用则在这时跟着点头:“我观此人见我们有不卑不畏之傲气,想来只怕很难投附于上位。”

    接着。

    冯国用又对朱元璋拱手道:“但下僚愿替上位试着去劝劝,让他助上位成事!”

    接着。

    冯国用又道:“但下僚想告诉上位的是,他如果愿意,则罢;他如果不愿意,还请上位不要因其才而留他性命!当立即除掉!盖因此人实在是年少才高,一旦不为我们功臣,而为朝廷或他人做事的话,则必为我们大患!”

章节目录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枫渡清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枫渡清江并收藏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