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后,朱元璋才以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看向了李善长和冯国用。

    李善长和冯国用也是面面相觑。

    但没一会儿。

    一声“好”,被朱元璋脱口而出。

    因为无论如何,滁州城这种直隶州级别的大城被攻克,对于主动离开濠州城而四处寻找落脚之地朱元璋而言,都是一件极好的事。

    朱元璋不可能不欣喜若狂。

    毕竟这些日子,他和他的兵马一直都是餐风露宿,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才能在李家大寨暂时住的好一些,也吃的好一些,但也到底算是寄人篱下。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自尊心很强的朱元璋,不可能对主动投附的李家大寨以征服者自居,很多时候对李善长和李氏族长也就过于客气和过于尊重。

    但现在不一样,有了滁州城,他和他的兵马就不算是寄人篱下,而可以自收钱粮,而不用为了粮秣,要看李家脸色。

    冯国用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李善长将很难再通过献粮资助大军的方式使得朱元璋更加亲近他了。

    对于朱元璋所部大军的其他人而言,有了一个可以安顿下来的滁州城,也是很值得开心的事。

    毕竟因为朱元璋不好让李家太为难,也在大军安顿于李家大寨后,而对大军上下所有人都要求更高,约束的更严,使得不仅仅是朱元璋,整个大军的所有人都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

    何况,李家族人也不都是如李善长这般通情达理,自然也有不少族人的确因为大军吃了李家的粮用了李家东西而冷嘲热讽。

    双方因此仇怨都很大,都在靠朱元璋和李善长两个为首的人压制,才没有爆发。

    而现在滁州城攻了下来,双方的积怨自然一下子就有了宣泄的渠道。

    李善长也是高兴的,因为滁州城打下来,既不会再需要他李家持续为大军输血不说,关键是滁州城一攻下,意味着会有很多官位出现。

    作为一个做梦都想当官的人,李善长说服族人,把自家李家多年存粮拿出来,无偿供应朱元璋的兵马,不是真的为了天下恢复太平而不图回报,而是想给自己给李家争几个官位。

    毕竟元廷现在的蒙古贵族后代越来越多,又停止了科举和扩张,能给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的官位越来越少,使得他李家这样的地方豪强,很难再有汉人通过靠效忠元廷获得官位,进而从地方豪强升级为官僚世家的机会,也就只能寻找别的机会。

    现在滁州城攻下来,算是让他靠朱元璋使得自己李家显贵的希望大了许多,也算是自己的风险投资似乎真的很成功,而自己的族人怀疑自己眼光的声音应该也会更小。

    如同李善长一样,朱元璋所率大军的所有人其实都因为滁州城攻克后会多出许多官位而高兴。

    这些人跟着朱元璋造反都是想当官的。

    包括朱元璋自己。

    无论怎样。

    据有滁州后,文职里,一个知州,外加同知、通判、推官这些官位是要有的。

    然后,可能还有附郭县的知县、县丞、主薄这些。

    除此之外,武职里,千户是要有的,镇抚、管勾、百户这些是要多几个的。

    何况,还有许多吏职。

    对于大多数以前只是庶民百姓的义军兄弟而言,一个小吏职位都是他们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职位,所以也能足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因为滁州城被攻下而雀跃。

    而且,即便因为自己地位不够,分不到官职,也能抢些财货。

    偌大的滁州城,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繁华商埠,哪怕只是抢些财货,也比抢掠地主大寨划算。

    故而,这些人接下来都忽略了章诚亲斩达鲁花赤麻失里的事,而恨不得片刻就到滁州城下。

    “上位,我们应该尽快去滁州城,一些坛坛罐罐,能不带的都不带,毕竟滁州城刚刚被攻克,而花云兄弟他们兵力不多,我们大军若不能及时赶到,恐有元廷援兵赶来,而使滁州城得而复失!”

    李善长这时就立即对朱元璋拱手力陈起来。

    冯国用也赶紧附和道:“下僚附议,当尽快增派马军过去!”

    朱元璋点头,也迫不及待甩鞭抽马,走来对徐达吩咐说:“步军由你节制,其余马军随我先赶去滁州城!”

    徐达拱手称是。

    接着,朱元璋就带着所有骑马的兵,轻骑简从的往滁州先奔了来。

    而大军这里,徐达也忙吩咐所有随行人员,将负重能减就减,而以尽量最快的速度赶去滁州城。

    大军所有随行人员都很配合,也不喊累,不顾六月骄阳的毒辣,而皆比平时加快了速度,尤其是壮勇之兵,恨不得背着一些老弱妇幼走,而只想尽快到达滁州城。

    但朱元璋这里先到滁州城后,却发现,滁州城墙下,正排着长龙,许多衣不蔽体的饥民,正捧着土陶碗,在义军的看守下,一个一个的领着粥。

    朱元璋看见这些饥民后,就不由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枫渡清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枫渡清江并收藏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