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铸造厂,时间已至秋季。

    陆大古手捧笔记本,静静地看着勋章工人们向模具倒入铁水。

    不过第三年而已,大古的笔记本上已经写满了他在这个世界的科技探索。

    毕竟,技术水平越是发展,越难靠大脑记住所有细节,用上记录措施是必然的,无限军官们各有各的法子,尉官用纸写,校官上磁带,将官录进电子设备。

    现在,他正在指挥工人铸炮。

    理论上来说,他的材料已经过关了,哪怕他来这个时代以前,别说春秋战国了,商代人已经能铸造青铜钟,能铸钟就能铸炮,因此,权衡过后,他决定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出征中直接验证军事科技。

    以现有技术条件,他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首先,泥模铸造法。

    用彻底舂透的粘土制成模具后慢慢阴干,或用炭火徐徐烘透。

    此法耗时较长,需一到三个月才能成。

    且一个泥模只能铸一门炮,无法重复使用。

    一旦粘土没舂透或者泥模未干透还会铸出残次品。

    其次,失蜡法。

    用泥模填充大炮内芯,干透后抽出,再用蜂蜡层层涂上泥模,形成大炮模型,外层再涂泥模形成外范,两层泥模干透后加热烘烤,中间蜡质流失,铸件成为空壳,向内浇筑铁液即成大炮。

    不过失蜡法铸炮只能在冬天用,其它季节气温高,没等泥模干透,蜡质就流失了。

    最后,铁模铸件。

    优点很多,铸型不含水分、少生气孔、维修方便,用后收藏随取随用。

    且技术要求不高。

    战国时代的此时本已有铁模铸造农具。

    但以现有的铁液铸炮容易炸膛,须得加厚炮壁,因此炮身笨重。

    重炮陆大古只打算造几门验证技术,用于防守,留待后续改进。

    他需要的是能够机动的轻炮。

    因此,他决定用铜制造3磅、6磅级的弗朗机炮....哦不,在这个世界要叫陆机炮,陆古将军机关炮。

    这是种后装滑膛加农炮。

    非常适合冶金技术并不发达的地区。

    其由炮管、敞开式炮腹和子炮三部分组成,子炮填装火药和炮弹放入炮腹点火发射,可以有多个子炮轮流放入炮腹开火,能发射散弹和实心炮弹,因为炮腹敞开、装填方式奇特,它不怕炮管过热、装填相对迅速。

    相对的,因为密封不严,射程低,有效射程仅100至300米左右,最多不过500米。

    但在这里也完全够用了。

    如果陆大古只是想更快造出更多炮,其实还有更将就的办法,如竹炮、木炮,顾名思义,打通的竹子或两根削出形状的木头用铁箍紧上,民间称为“山炮”。

    威力小得可怜不说,打两发就会坏,也就能听个响,在后世,通常是土匪吓唬人用的。

    大古权衡后认为这反而是对人力的浪费。

    故,他仅在军中各部少量分配,用于恐吓敌人———许多新武器首次亮相的时候其实都是威慑大于实用。

    “彭!”

    目视着百米外的靶标在烟尘中粉碎。

    陆大古转身向紧张地候在他身边的几名铸炮师傅和操作炮的十几名工人宣布:

    “制炮很成功!辛苦你们了!”

章节目录

演变战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力量焊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力量焊接并收藏演变战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