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还有人编故事戏说

    中午的那些人打发走,下午冯正明一直锁着门,倒是并没有再被人打扰。

    但是到了晚上开门营业时。

    刚打开门,第一波涌进来的人,又是想要拜师,或者是想要学做把子肉的人。

    冯正明只能是再次耐心跟这群人解释,态度非常明确表示自己收徒,把子肉的配方暂时也不会教给别人。

    把这一群人给打发走,铺子才算是迎来了晚上的第一波客人。

    第一波进门的顾客,基本上都算是冯家干饭铺的老顾客。

    从冯家干饭铺开业的第一天,这些顾客不少人就开始来了。

    尤其是其中一些附近工地干活的人。

    他们基本上可以说是每天都要来光顾。

    尤其是晚上收工的时候,往往会几个人凑点钱,到这边来点上几个菜喝两杯。

    尽管他们有些人工地在城区外,距离冯家干饭铺有些距离。

    但是他们依旧是下工后会成群结队,乘坐上公共汽车专门赶来冯家干饭铺。

    因为在冯家干饭铺里,他们吃饭不会受到老板的歧视。

    而且冯家干饭铺的菜量也会比较的足。

    尤其是在工地忙活了一天,晚上的时候除了想要喝两口小酒,这些人更多就是想要吃点大荤的菜。

    这两样可以说都能在冯家干饭铺获得满足。

    “小老板还是老样子啊。”

    “对对,老样子,来一个爆炒三样,还有木樨肉和土豆丝。”

    除了这批工地过来的人,还有一些附近厂子里上班的人,他们并不会每天都来,通常是三五好友馋酒了,约着一起来冯家干饭铺吃上一顿。

    基本上点的东西,大多数和工地来的差不多。

    选择冯家干饭铺的原因也是因为实惠。

    当然,他们晚上来,除了点菜,大部分也都会要把子肉、五香脱骨扒蹄这两样。

    还有最后一类老顾客,他们来就是买把子肉、猪蹄或是四喜丸子。

    他们买这些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留在铺子里吃。

    通常是下班经过,晚上又不想回家做菜,顺便从冯家干饭铺买上把子肉、猪蹄和四喜丸子回家当菜吃了。

    这三类顾客,基本上组成了冯家干饭铺最为中坚的消费群体。

    对他们,冯正明都是会招待好,把子肉、猪蹄和四喜丸子都可以挑选。

    给他们做的菜,冯正明也都是会给比较大分量,而且口味上也会稍稍偏咸一点点。

    毕竟无论是在工地还是在厂子里,尤其是在夏天会大量出汗。

    菜稍微偏咸一些,可以给大家补充一定盐分。

    今天这么一批老顾客们进门,也是看到了之前那些涌进来,嚷嚷着又是要拜师,又是要学做把子肉的人。

    工地过来的人大多数平时也没什么时间看报,所以不是很了解是什么情况?

    “小老板,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冒出来那么多要拜师的?”

    “是啊,小老板你这把子肉的名声如今这么响了吗?”

    “你这话说的,人家小老板把子肉、猪蹄和四喜丸子做得好,那不是人尽皆知的啊?”

    “所以刚才那些人,都是慕名而来,想要学手艺的?”

    没等冯正明回答,工厂里下班的一群人,马上帮忙给出回答。

    “伱们大概不知道吧?小冯师傅现在可是名人。”

    “是啊,小冯师傅是我们泉城的名厨。”

    “没错,真正有手艺的名厨。”

    然后有人把冯正明去聚宾园厨艺交流的事情详细说了一下。

    更有人在旁边添油加醋,像是说书一样。

    编出了:冯正明单刀赴会,一人独战聚宾园老中青三代大厨。

    冯正明听得是哭笑不得,不禁在心里想,难道这就是网络段子的雏形吗?

    虽然冯正明觉得编的有点太夸张了。

    但是被人家这样一编造戏说,还真的是很吸引人。

    铺子里不少人都忘了点菜,尽然是津津有味坐在那听起来。

    就连张宏伟和陈安邦也从里面凑出来听。

    冯胜男更是站在收银台里,伸着头也跟着津津有味听。

    冯正明看着眼前一幕,终于还是忍不住打断:“大家别光顾着听好吧,我们这也不是说书的茶馆,你们大家今天晚上不准备吃饭?准备是听说书顶饿吗?”

    被这么一打断了,在场的不少人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然后专门买把子肉、猪蹄和四喜丸子的走到台子前去买东西。

    一些准备在铺子里吃晚饭的则是坐下来,开始商量着点菜了。

    不过点菜之余,还没有忘记催促几个跟说书一样的人,接着把冯正明厨艺交流的故事往下说。

    冯正明真的是有点不知道这叫什么事了?

    冯宗嘏倒是笑呵呵安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旁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旁墨并收藏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