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推移,大家慢慢发现汇泉楼的生意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开始有一些老板开始专门到汇泉楼订包间宴请。

    只要有一桌宴请获得成功,给参与宴请一些人留下印象。

    那么接下来,随着同一类人圈子中的传播。

    汇泉楼的口碑和名声迅速开始被越传越广了。

    真正发生逆转,是一位外地的老板来到泉城洽谈生意。

    泉城本地和对方洽谈的老板在请客的问题上陷入犹豫,思考应该要怎么接待对方的时候,本地老板一时拿不定主意。

    本地老板询问公司里的人,公司里的人经过一番分析,向本地老板推荐汇泉楼。

    表示可以请哪位外地老板去汇泉楼里,与那位外地老板所来城市对应的包间。

    冯正明一系列的设计和前期的宣传,以及名人名家的站台在关键时刻,终于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那位外地来的老板,从踏入汇泉楼与他所来城市对应包间开始。

    看到包间里墙上放大的,他们当地很具有代表的风景照片。

    真是把那位老板给震撼到了。

    后面品尝到汇泉楼里,冯正明和他青年厨师团队所做的经典鲁菜,以及一些富有创意的菜品,让那位外地来的老板相当满意。

    事后,泉城外的老板对接待满意,泉城本地老板成功签订合同也很满意。

    结果很自然,无论是泉城本地老板,还是那位外地老板都不遗余力向人夸赞和推荐汇泉楼。

    一场令请客和被请双方都满意的宴请。

    很自然会获得请客方和被请方极力的推广和宣传。

    有了一些老板的宣传,汇泉楼名声和口碑都不断的提升。

    所以也就有了如今一个月后,每晚都会有一些商务宴请订包间的情况。

    听了三叔的话,冯正明笑了笑,低声对三叔说:“现在汇泉楼的生意确实还过得去,但整体上来说,我们还没有完全能够扭亏为盈,我估计这个月下来,最多也只能是收支平衡,不需要我继续用干饭铺赚的钱往里填。”

    冯建栋几乎是立刻明白冯正明的意思。

    汇泉楼现在还不赚钱。

    即便是能够做到收支平衡,能够靠赚的钱把开销填平。

    可是冯正明前期在汇泉楼上投入()

    的钱,依然是没有能够见到回头钱。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维持,那么到年底的时候,需要交承包费用,冯正明可能还是要亏钱。

    冯建栋感叹道:“酒楼和你干饭铺果然是不一样啊。”

    感叹过后,冯建栋问:“那你有想过,接下来要怎么办吗?”

    冯正明倒也并不慌:“不急,还有时间,现在名气和口碑都已经在稳步提升了,接下来要看,是否能更好把大厅给用上。”

    冯建栋想了想说:“对了,聚宾园和泰丰楼他们都会送抵扣券,那些抵扣券可以中午在他们大厅里吃饭抵扣,你要不也学一学?”

    冯正明果断摇头拒绝:“不行,那一招并不好。”

    “不好?”冯建栋有些不太懂?“为什么那一招不好?我看聚宾园和泰丰楼中午大厅利用率还是很高的。”

    冯正明笑着说:“他们那样做,一来是为了提高大厅上座率,增加一些人气,二来他们实际上利用中午大厅用抵扣券的顾客,趁机让后厨里学徒有上灶的机会。”

    听这么一解释,冯建栋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我之前就听说,聚宾园和泰丰楼大厅里的菜明显做的不行,都说不是大师傅亲自掌勺,大概都是后厨里徒弟掌勺。”

    冯建栋联系到汇泉楼后厨情况继续说:“那样确实不适合你汇泉楼用,毕竟他们那样做,即便是顾客不满,他们可以借口说,本来抵扣卷就是后厨里徒弟做菜,他们大师傅中午是休班,为晚上做宴席做准备。”

    冯正明点头:“是的,我们后厨里可都是有手艺的,跟着他们那样学,等于是降低我们水准,更加会让一些老板们觉得拉低档次。”

    冯建栋笑了起来:“你别说还真是,我认识的那帮老板现在私下里都说,泉城符合他们身份有档次的酒楼,现在就剩下聚丰德和你们汇泉楼了,要是请客去聚宾园和泰丰楼,那是会被人背后鄙夷舍不得花钱。”

    冯正明也笑起来:“这就是我希望汇泉楼给别人的一种印象。”

    冯建栋盯着冯正明,等着他后面的话。

    稍稍停顿冯正明才认真说:“我要让以后别人提前汇泉楼,想到的就是最顶级的鲁菜,满足大家对更好的追求。”

    听完冯正明这么说,冯建栋想了想说:“如果是这样,那你把汇泉楼大厅利用起来最好办法,可能就是接喜宴。”

    冯正明也点头同意这一点。

    “对,是需要接一些喜宴,无论是婚宴,还是一些孩子满月酒,孩子的升学宴,以及给老人的寿宴,这一些我们都需要接一接,也有利于提升汇泉楼名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旁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旁墨并收藏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