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兵籍、军户,世世代代为兵,驻守一地。

    其次就是正常的营兵。

    武将级别由低到高,由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直属兵部。

    士卒也无户籍的规定,服役期限不长,并不是终身服役。

    军制乃是营哨制,一般是五人为一伍,有伍长。

    二伍为一什,有什长。

    五长、什长,基本上就是由资深军士担任。

    三什为一队,有队长。

    大概就是三五十人,由小旗、总旗担任。

    三队为一哨,有哨官。

    步兵一哨为两百人,骑兵一哨为一百人;哨官基本上是由试百户或是百户官担任。

    在之上,五哨为一队,有把总统领,也是明朝战争的最低独立战术单位。

    如果是步兵,就是一千人;如果是骑兵,则是五百人。

    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营级单位。

    其后为营,五队为一营,由守备统领,乃是坐营守官,担任军营、要地防御,也是最低的营官,相当于现代的团长。

    在之上还有参将、总兵、提督等等,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隶属军队序列,但却直属皇帝,是皇帝监察天下的眼线,是极为特殊的特务机关,拥有极强的生杀之权。

    当然了,那是指锦衣卫的鼎盛时期。

    等到如今的信王,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东厂、锦衣卫之流,那就基本上彻底报废了。

    而在听完武平的讲述之后,王大虎、王三顺等人,皆是连连点头,显得兴奋不已。

    “对对对,我听过,我听过,伍长、什长、队长,哨官...”

    听着众人的议论,王朝不禁有些无语,那我当初询问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有人说?

    事实上,在招募民壮盛行的最鼎盛时期,这种大致的军队规制,其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毕竟,招募民壮训练,这种大致的军队规制,必然会传播出去。

    只不过,随着招募民壮的制度渐渐废弃糜烂,对于这些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自然也就被人渐渐遗忘了。

    就算还知道一些,却也大都是些模棱两可的事情。

    不过,看着众人的表现,王朝也是越发觉得,遵循当前众人所熟知,更加深入人心的军对规制,可能更有利于自己凝聚天地位格。

    当然了,自己知道的一些未来的军事训练之法,也是可以融入如今军队训练的。

    毕竟,训练可不分古今,只要去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就行。

    比如枪械训练。

    毕竟,他们现在可弄不到那东西。

    而且,王朝觉得他们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应该是他掌握的超凡之力。

    只要掌握超凡力量,军队规制什么的,那根本都是次要的好不好?

    至少在这一方普通的历史世界如此。

    再接下来,王朝便对达到一千多人的队伍,再次进行了一次整编。

    除了后勤人员之外,一共分为了五哨,各有一人统领。

    分别是王大虎,王石,王二牛,李树四人统领四哨。

    而另外一哨,则是直属王朝,由他亲自统领,算是亲兵。

    至于剩余之人,则是被安排到后勤之中。

    除了基础的训练之外,就是负责众人的伙食,以及一些基础建设。

    不过到这里的时候,王朝也发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事情。

    那就是【营长】天地位格。

    并不是说【营长】无法变成【把总】、【哨官】。

    毕竟他们在本质上,就是众生意识与认知汇聚演化。

    像是【首领】天地位格,若非王朝强行镇压,当初可是有着变成【山大王】趋势的。

    【营长】自然也不例外。

    几乎是刚刚整编完成,【营长】就已经在众人的认知意识冲击之下,扭曲变化为【千户】、【把总】了。

    没错,【营长】天地位格,直接一分为二,分别化为了【千户】、【把总】。

    小旗、百户、千户,乃至是某某将军等等,更相当于现在的军衔。

    而伍长、什长、队长,以及哨官、把总、总兵等等,这是具体官职职位。

    只不过在古代的时候,划分的并没有那么严格。

    就像是队长、哨官、把总等等,基本上都是称呼为小旗、总旗、百户,直接称呼队长、哨官的反而很少。

    而把总,则被称为千总,基本上就是千户、把总的合体。

    所以,【营长】天地位格,直接便是一分为二,分别化为了【千户】、【把总】。

    当然了,它们同样也可以合二为一,成为【千总】。

    只是没有那个必要。

    而且,将军衔、军职分开,更有利于军队种种的正规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得一星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得一星火并收藏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最新章节